01
晓华望着窗外,阳光从两栋楼中间照过来,开发商为了挣钱,楼越盖越高,楼距尽可能的窄。
当年为了将来孩子上学,她和王大愚咬牙买了这套学区房,房子的格局不好,唯一的好处和学校隔条街。
房子花光了两家父母所有的积蓄,没钱精致装修。这个月买套沙发,下个月买几件家具,每个月的工资计算着花,快两年才购全家具,有个家的样子。
之前同学们吵着要来家里坐坐,两人找各种理由拒绝,小小的自尊心不忍被打击,大面上家当终于全了,激动地请同学来家里吃了顿涮羊肉,算是暖房。
02
紧跟着儿子苗苗出生,为了省钱,晓华母亲主动过来哄孩子。母亲说,就你这么一个女儿,结婚了两家人就是一家人,还计较什么。除了不要钱,还贴补外孙零花钱,天天玩儿摇摇车,买水果酸奶,街心公园里的小玩具。
苗苗上幼儿园,母亲回自己家了。王大愚被公司派到了外地开发市场,不知是老天眷顾,还是他突然开窍,半年后不但打开了市场,销量一路飘红,一跃成了大区经理,跨入挣年薪一族。
第三年她们在城郊买了套三百平的复式楼,平时空着,只有过年过节过去住几天。
03
王大愚的事业越来越好,不能说跑出了火箭般的速度,至少在行业里能排得上名,大学里、行业论坛时常邀请他参加。就这样他认识了大学辅导员肖晓,年轻漂亮的海龟。
优质漂亮女人的崇拜,加速男人的荷尔蒙。两人的感情一泄千里,不用偷着藏着,王大愚明枪开炮离婚,我们不适合继续生活下去。
晓华听后晕头转向,接着王大愚的律师约晓华,给了晓华一百万,剩下的财产一家一半,但他建议晓华把钱拿走,苗苗跟着王大愚,财产留给苗苗。
反正自己对物质要求不高,苗苗跟着王大愚比较好,能上好学校,能参加各种活动,之前王大愚说过,苗苗需要接受精英教育,不能像她那样,随遇而安,没有远大理想,平庸过一生。
晓华像提线木偶一样,没多想签字了。
04
离婚后,晓华回到父母家。想苗苗时,总是见不着,他不是在学棒球,就是学钢琴,假期接过来住几天,王大愚电话不停地催,苗苗该去国外游学了。
苗苗不想走,晓华耐心地劝着,爸爸为你好,妈妈想出去见世面都出不去,你出去好好学习,回来讲给妈妈听。
苗苗不情愿地走了。
天亮了,天黑了,一天又一天。下雨了,下雪了,一年又一年。
05
晓华依旧干着熟悉的工作,或许无欲从容的工作态度,平添了几分魅力。一年前在工作中认识了曲鹏。一个干净阳光的男人,说话做事温和。
后来聊天时知道,他老家在隔壁市下面的县城里,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父母从小到大对他的要求就是,健康快乐的长大。
曲鹏自嘲,我这人没事业心。
和曲鹏相处起来,晓华特别舒服,没压力,两人一见如故。
休息时一起宅在家做饭,追剧,摆弄花草,晓华说,我怎么感觉咱俩像老年人啊。
老年人有什么不好,简单的日子多好。
刚交往时晓华只说离婚了,交往深了,几次想开口自己有儿子,望着曲鹏清澈如水地眼神,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下,不想从美丽的梦中醒来。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自私。
06
本来想着周末和曲鹏说,周五王大愚打电话过来苗苗厌学,希望她回去。
在苗苗的事上,晓华来不及多想,儿子就是天,陈大愚提任何要求都答应。
苗苗今年六年级,学习一直不错,前些天去代表市里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没取得名次,其实也很正常。中国那么大,高手自然多。但苗苗接受不了,回来后说什么也不去学校。
无论王大愚怎么开导,就是不上学。没办法过来求晓华。
晓华心想不是有肖晓嘛。随口问了句,肖晓呢?
分手了。
原来肖晓和王大愚同居了一段日子,发现两人根本不合适,肖晓喜欢夜生活,陈大愚嗤之以鼻,他要在家里看报表,分析竞品走势。对苗苗,肖晓爱搭不理,始终坚持要把苗苗送回奶奶家。
王大愚说什么都不答应,苗苗的一切他必须监督,沟通过几次后,谁都不让步,激情渐渐消退。潇潇洒洒,一别两宽。
07
晓华回来了,回到老房子里,每天陪苗苗写作业,练琴,母子两在楼下小广场跳绳,看蚂蚁搬家,还养了只小狗,苗苗变得开朗起来,开始和晓华分享学校里发生的有趣事。
周末王大愚带晓华和儿子,回到城郊的房子里,一起在院子里种花,种西红柿和黄瓜之类的蔬菜。中午晓华做饭,苗苗写作业,陈大愚兴致来了,支起画夹画起山水画。
日子平和静暖。
有时候晓华会想起曲鹏,那个善良美好的男人。每次想起,眼里泛起泪花,不忍多想。
08
为人父母,哪有那么多率性而为。爱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责任让我们成熟的做事,成熟地思考。
或许爱情也有季节性,过了那个季节,不光需要阳光、雨水还有温度……
祝福每个人,在最好的年纪遇到最好的爱情,在未来的风雨中始终相信,你是最好的。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