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域外风情 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域外风情 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作者: 仁者爱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18:33 被阅读0次
域外风情 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作者近照

域外风情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范国强

马克思的家乡特利尔是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但却有360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德国资格最老的古城,城内名胜古迹很多。特利尔和卢森堡公国毗邻,本不在我们原定的考察项目之内,但我们这些人既然到西欧来了,怎么能不到马克思的家乡看看呢?导游经不住我们的再三撺掇,终于答应将特利尔作为考察中途的一个客栈,晚上就歇宿特利尔。

西欧的冬天天黑得早,车到特利尔时还是下午四点,天色就有点朦朦胧胧了。马克思的家坐落在特利尔城西南角一条僻静的小街上,我们坐的“波瓦五星”大车进不去,隔得老远,只得下车来步行。导游在前面领路,边走边向我们作着介绍。而我们却憋不住满脑子的好奇,边走边东张西望,生怕眼神漏掉了一点什么。

特利尔,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德国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梅林的《马克思传》和苏联作家伽•谢列布里雅柯娃的《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曾经是我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这两本书里面都写到了特利尔。马克思在这里出生长大,这里留驻了马克思童年、少年和青年前期的足迹。马克思17岁便离开了特利尔去上波恩大学,从此这里便成了他的客栈。纵观马克思辉煌的一生,应当说特利尔是他辉煌的起点。

或许是特利尔城市太小,或许是马克思的家距市中心太远,天还未全黑下来,这里的小街上就没见多少行人了。小城显得很幽静,给人一种温馨怡人的感觉。马路上很洁净,路边隔不多远就可看到有一个固定的垃圾筒。房屋建筑都不高,但却古朴典雅,大方庄重。据说二战时特利尔也挨了轰炸,这些房屋包括马克思的家都是战后依原样重建的。

终于到了,一扇普通的小门静静地迎来了我们这些万里以外的客人。这就是我们神往已久仰慕已久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家,这就是国际驰名青史留名的共产主义理论权威的家,但在我们眼中,它与周围的民宅毫无区别。如果门口没有一块标志牌和马克思头像,如果没有导游一路上不厌其烦的介绍,如果没有对特利尔的一点了解,如果我们这些人不是老人家的忠实信徒,我想,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的。据导游讲这座马克思故居还是后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花钱赎的,因为房子早已卖给他人。到这里来瞻仰的也是像我们这样的一些中国人为多,西欧国家的人则很少来。这真是历史上的一种奇怪现象,究竟是西欧人将本乡本土的马克思看得太低了,还是我们把远在西欧的老人家抬得太高了呢?

门是紧闭着的,可能是已过了参观时间,敲了半天门才打开。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老人,和我们的翻译嘀咕了半天才终于同意我们进去,也不知买了门票没有,据说一张门票要2.5欧元。房内都是油漆过的地板,踩起来咯吱作响。一楼过去是马克思的父亲作律师时的办公室,现在展览的是故居变迁的史料,并由看门的这位老人代售各类纪念品,一尊不大的马克思人像雕塑价格达12.80欧元;二楼展览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迹和早期欧洲工人运动史,其中临街一间房据说是马克思诞生的房间;三楼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及手稿资料,其中有些是早期的中译本。

我们在马克思的故居里流连许久,从一楼到二楼,又从二楼到三楼。每间房间都印满了我们的足迹,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目光。墙上的文字,壁柜的手稿,虽然我们一个字也看不懂,但我们仍然很认真地看着,一边看着一边尽情地想象着。我们的思想似乎穿越了时空,浮现在我们眼帘的是一个个如电影蒙太奇般的镜头:嗷嗷待哺时的马克思、牙牙学语时的马克思、孜孜求学时的马克思,我们心中的圣人在历史上的这一特定空间完全还原成了一个纯真的孩子。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位圣人鲁迅说过的一句经典话语:其实即使是天才,他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也同一般孩子一样,绝不会是一首好诗。马克思自然是世人公认的天才,他在这栋小楼里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自然与其他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从这栋小楼走出后,谁又能否认,他与他的战友们所共同谱写的国际共运不是一首辉煌千古的史诗?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不在深有龙则灵。像这样的小楼在当时的德国可谓比比皆是,但后来的人们惟一记住的却只是这一栋小楼。缘何如此?答案自然只有一个:因为这一栋小楼里出了个马克思。

从马克思故居出来,天已完全黑了,导游领着我们到北京酒店用餐。这北京酒店在小街深处,是一所快餐店,我们颇感有趣,这快餐店本来是西风东渐到中国的舶来品,中国人却将这快餐店办到了马克思的家乡。用完餐后我们乘兴在这条小街上逛了逛,尽管圣诞节还差一个多月,但小街的节日气氛却已经很浓,沿街店铺几乎都有头戴红帽身着雪衣的笑呵呵的圣诞老人在招徕顾客。使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小街虽不长,但书店超市却有好几个。看来马克思家乡的人们在重视文化方面继承了祖宗的传统。我们随便踱进一个卖布艺的小店,只见一位漂亮少妇着中国人装束,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自言自语:“这好像是一位女同胞?”她也颇幽默地立即回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不是水货。”一句中国话顿时将我们给逗笑了。她说她是温州人,来到特利尔经商已有几年,生意做得还不错。除了主要出售温州产品以外,还兼营韩国及本地的。

晚上歇宿特利尔城,宾馆离马克思故居不到两百米距离。一切安顿下来以后,大伙免不了对特利尔的所见所闻各自抒发了一番感慨,有赞马克思故居朴实无华的,有叹小城人文环境和谐温馨的,但谈得最多的还是来西欧几天对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再认识,幻觉中总感觉老祖宗仿佛就在不远的远处正静静地听着我们议论。心中忽发奇想:倘若马克思还在世,他对今天的西欧今天的世界又将会作何评价呢?


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文章

  • 域外风情 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域外风情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范国强 马克思的家乡特利尔是一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但却有3600多年的历史,据...

  • 域外风情

    孤 岛 1 大海的弃儿 2 不适时的出世 是一种幸福 也是一不幸 3 别人眼中绝美的风...

  • 域外风情之3 寂寞的“巴黎公社社员墙”

    域外风情之3 寂寞的“巴黎公社社员墙” 范国强 参观巴黎公社社员墙,是我们到巴黎以后临时要求增加的一个项目。导游听...

  • 家乡风情

    端午节风俗 端午节的赛龙舟, 五月初一吃枫亭糕;; 初二螺; 初三桃子; 初四插艾草; ...

  • 域外风情 之2 收容流浪猫的小船

    域外风情 收容流浪猫的小船 范国强 有人曾经这样开玩笑说:在西欧,猪马牛羊都幸福。这句笑话颇能令人喷饭,西欧的猪马...

  • 域外风情之8 浮在海上的威尼斯水城

    域外风情之8 浮在海上的威尼斯水城 范国强 西欧之旅有许多难忘的地方,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肯定是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处...

  • 域外风情之4 凯旋门下的二战老兵

    域外风情之4凯旋门下的二战老兵 范国强 凯旋门是一个神奇的名字,很早我就听说它叫“胜利之门”。在西欧,凯旋门不少,...

  • 域外风情之6 菲尔登小镇的赶羊节

    域外风情之6 菲尔登小镇的赶羊节 范国强 菲尔登是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她隐藏在阿尔卑斯山深处,栖息在风景秀丽的天鹅湖...

  • 家乡的风情

    菜花盛开的季节,蜜蜂在采蜜 游船在河中轻荡 一只尽职的小狗 冬天的一点绿 乡村的农作物 河岸杨柳

  • (23)家乡风情

    习惯于惊叹别处的风景,习惯于赞美比邻的惊艳,却一直忽略了家乡的那一抹别样的温情…… 晨起漫步于碣石山脚下,倾情于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域外风情 之1 到马克思家乡作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ts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