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十)学生与教师

笔记:(十)学生与教师

作者: 十三星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07:22 被阅读0次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兄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恶人

2.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书育人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3.教师职业的角色

(1)传道者的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7)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8)心里调节者和学习指导者

4.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教育母的的全面性;教育人物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连续性和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广延性是指时间的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5.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6.教师的知识素养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系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

7.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8.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人际关系、愉悦的情感、健康的人格

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0.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在职教育)、自我教育

11.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终身学习——前提保证

行动研究——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必经之路

同伴互助——有效方法

专业引领——重要条件

课题研究——有效载体

微格教学

相关文章

  • 创设环境     促进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课本,课文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

  • 集体回答 分解问题 第30天‖【书目3】‖《像冠军一样教学

    【读书笔记+感悟】 技巧34 提问与回答 :提高学生参与度, 形成课堂积极氛围 教师应该不时地让学生集体回答问题 ...

  • 教师与学生

    “你们来学校是上课的!不是来玩手机的!把你们的手机都交上来!”一名单纯的高中某生,一脸不情愿的交出了自己的手机。然...

  • 教师与学生

    最近准备考试教师资格证,每天的题海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

  • 教师与学生

    记得爸爸曾经讲过一件事情。他小时候,奶奶送他去上学,因为起得有点晚。穿的长衫上面扣子没有扣齐。老师看见了,就把他叫...

  • 教师与学生

    《教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如有病,学生被吃药》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积极暗示,避免消极暗示,另一方面,教师...

  • 教师与学生

    自己的队伍上课总是那么有劲,作为一名武术教师,除了老师要有过硬的本领,更应该有较好的教育耐心,在练习中,教师是学生...

  • 一个学生的想法

    0421 教材几十年不变,教师循规蹈矩,书本知识与当代社会严重脱轨。每一届学生做着一模一样的笔记。流水线生产的一模...

  • 22我的教育信条(P227-228)

    在教师与学生的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探究...

  • 走进学生

    在第四届语文主题学习十佳教师评选课上,这位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生深层互动,调动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十)学生与教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v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