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听见》
她大概是这么一个人吧,很想要的东西却总是不懂得争取,想着也许别人会想到自己,但是事实却是实力正好处在最容易被忽视的中上游,不上不下,就像她的存在,极其没有存在感一样。
所以,她总是会想,自己的存在真的有意义吗 ?虽开始生在表面完整的家庭,后来长在重组家庭,但自有意识以来,感受却是近乎停留在留守儿童的怪圈里,但不得不说,其实真正在外公外婆身边的日子其实是有记忆的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无论是学校的同学友谊,和大院里小伙伴的嬉闹,还是街坊领居婆婆爷爷带着关爱的调笑,仿佛那就是记忆碎片中永远不会褪色的星星点点。直到前段时间,她听到母亲提起,大院拆了,住在里面的人都搬走了,恍惚才真的觉得时间真的是过的太快了,就好像明明前阵子才从大院里出来,怎么今天就拆了........
她从来不是一个勇敢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胆怯又带着点懦弱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异常敏感又缺乏安全感的人。但就是这样的她,却又偏偏在很多事情上又能格外通透,而这样的人就注定在很多事情上能轻易原谅别人而始终不能放过自己。
她在所有认识的人眼里都是一个听话、懂事的乖乖女,但只有她自己清楚地知道她其实骨子里带着叛逆和冷血,但可悲的是这叛逆和冷血却又不是世俗定义里的含义。她叛逆,总是想要与众不同,但是性格又会驱使着她用温和的别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去表现,把所有不好的留给自己,越积越多;她冷血,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害怕被抛弃,所以不去爱不去索取,这样在任何时候当在选择中被排到最末位的时候才能理所应当且有勇气地劝慰自己一句"这很正常“。
她其实也很想改变这样的自己,想要开朗乐观活泼一些,但事实是,在很多个她下意识地反应就是面无表情或淡淡地笑,小声地应呵一声的时候,她想着或许可以再笑得开朗一些,声音再放大一些,多说几句,所以每每这个时候她都强迫自己去这么做了,但是大笑之后抽搐的脸颊和倍感疲惫不适的神经都在告诉她,她真的不是这样的,她也不喜欢这样。
你以为她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性格内向的人吗?她不是,她只是对待周围陌生的环境有一种天然的淡漠,但那其实只是她的保护色,并不是拒绝交流,并不是将一切都排除在外,她在熟悉的环境里其实也是明媚而肆意张扬的,那也是她自己最喜欢自己的样子。
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她害怕变化,尽管每次遇到变化她也能较好的应对并妥善处理。
你说她平庸吗?其实也不,相反,她其实还蛮聪明的,但是在她努力稍微有点成绩的时候,脚底的棉花就开始膨胀,载着她“直冲九霄”,再一落千丈,狠狠地将她摔进尘埃里,这个时候她才明白努力是需要一直进行的,但其实仔细回头想想,她一直执着于的也是那些集天赋和努力之大成的成就。
你说她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真的就甘愿碌碌无误的过完这一生吗?不瞒你说,她曾经想过,想就活到18岁吧,让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人人都想永远保持住的青春年华,她真的想过,在无数个昏黄的午后和静谧的夜晚。
时间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下或放慢脚步,在她一路怀疑,一路自弃,一路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她的17岁,经过高中三年的放纵,不出意外的去到了末流本科,她想着反正就还有一年了,试着好好过吧,好好努力的过一年,专注的做一件事,就是学习,学习随意填报的专业,本以为也就这样了,但是她真的是一个很受氛围感染的一个人,或许是宿舍温暖的氛围,或许是隔着电话和母亲关系因距离而急剧升温,或许是曾经一直以为总是过问很多她并不是那么愿意回答的事的人其实对她更多的是关心而非嘲笑,或许是在大学里18岁的生日蛋糕,又或许是慢慢意识到其实她就是她而已,从不属于谁,也可以不拖累谁,也可以脱离任何人好好的活着的时候,她想也许可以活着再看看,也许可以不逃避不消极的再看看........
所以,她还活着。
但是,既然活着,请好好的活着,不害怕,做自己,做爱自己,爱生活,爱更多的人。
你说,她会听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