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这句话是知名画家、作家木心所说。
意思也很好理解,说得就是一个心要冷、人要热的状态,另外还有外表清净而内心繁花盛开的境界。
听起来很高级的样子,不过就像那句话“听过很多的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知道容易,理解也不难,最关键是怎么做到。
其实,真要想这样也不难,就看你是不是真心想而已。
先说冷冷清清。
宋朝时候的女词人李清照有句妙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所说的就是她心有所求、所欲,但又是求而不得、欲而不能,她想要夫婿的陪伴和温柔体贴,但现实却是银汉迢迢难渡。
这是一种孤独寂寞和冷清的身心状态。
比如你在一场热闹聚会之后,杯盘狼藉,四顾无人,自己孤零零走在空旷的大街上,所谓盛宴之后泪流满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冷冷清清,既是说客观世界的寂寞,也是在说内心主观世界的孤独感。
再说风风火火。
刘欢曾唱过一首《好汉歌》,里面有句歌词叫“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说得意思就是人很活跃和有劲头的样子。
比如我们看文章说一个人走起路来带风,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其中就有快速和干脆的意味。
这是一种非常有活力、能量很足的状态,一般能量不强的人,往往猥琐迟缓,做事拖泥带水,就像是农民说庄稼没长好,焉儿了。
做事就应该是风风火火才好是吧,特别是那种风风火火性格的女孩子,往往让人看起来就感觉很通透爽朗。
这样的人为人处世,一般都是不容易被欺负,你看《红楼梦》里王熙凤那样的,都是她去欺负别人了。
那么,木心为什么说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是生活的最好状态呢?
看起来两者根本就是对立的嘛。
就像是一个人既是王熙凤又是林黛玉,直接就对立、分裂了。
文人的弯弯绕就在这里了,我一向觉得世间的道理都是被说过了,文人的道理其实根本就是形式上的变来变去,但归根结底不过是最简单的道理。
当然千变万化也是有用的,因为很多人都看不懂、不去看最简单的道理。
木心所说,其实就是一个阴阳统一的问题。
《易经・系辞上》里有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我们知道,世间万物,包括人情百态,都是对立又统一的,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这就是根本大道、规律了。
因此,“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
而你一旦真正理解了,也就不难做到了。
南怀瑾曾说他当年去拜访一个大老板,在办公室里看他一边接、打电话一边应对下属的请示,并不时签字、下达命令,真正是日理万机,片刻不得闲。
要是一般人同时做这么多事早就手忙脚乱崩溃掉了,但这个大老板处理起来有条不紊,看起来游刃有余。
于是南怀瑾就很佩服,觉得这个人很有修行的功夫。
实际历史上就有高僧立山头演示法理,一个人坐在那里连续几天同众多和尚辩论而神采奕奕不变色。
所以,木心说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是最好状态,其实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
真正修行有成的人随时都可以如此,有什么稀奇。
其实我们普通人偶尔也会进入这种状态,比如你聚精会神投入在某件事的时候,千头万绪都可以掌控在心,灵感爆发,神行如空,行气如虹,无往不利。
但俗人的干扰太多,心境更是非常容易被外物所牵引,无法形成常态罢了。
具体怎么做到呢?
我的意见是,心要清、情要冷,然后让自己有正事做,实际上,人在高效做事的时候是很享受的。
这个道理《大学》里说的很透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