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心若雪-146号消零专题读《金线》,学解难
第四条军规:分而治之(读《金线》014)

第四条军规:分而治之(读《金线》014)

作者: 术峰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22:41 被阅读0次

分而治之:把要解决的难题分解成下一层三到九个一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然后再把这三到九个一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每个分解成下一层三到九个二级驱动因素/主要根源,如此往下。

一般情况,每一层驱动因素最少三个,最多九个。三点用最少的资源给人扎实的感觉,九点是人类能相对容易记忆和消化的最多条了。通常对难题的分解三到五层即可。

一个难题如果分解了九层都不能讲清楚,那就分成几个层次少些的金字塔,逐个建设,用一根金线穿起来。

如果在沟通中不得不放弃金字塔,只能例举所有要素,也要坚持“不重不漏”,用三到九个要素呈现,再多最好也就十个。超过十个就分成两个议题。

平层分解的案例:摩西十诫、冯唐古玉十条、成功十条。

问题界定好之后,接着是分解,不分解问题,无法进行下一步,不分解问题,无法分给团队其他成员分头解决。

分解问题是坚持 早期的金字塔,要对问题进行破坏性的分解,分解时要时刻注意遵守金字塔原则:不重不漏。

理解:分而治之是把界定好的问题分解成三到五层便于解决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分给团队成员去解决。

分解问题是破坏性的活动,分解过程中要遵守金字塔原则:不重不漏。

一般分解问题三到五层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分到了九层以上,分成几个层次少一些的金字塔,用一条金线串联。

向普通人介绍难题是,一般人喜欢大平层机构,不太喜欢金字塔的烧脑机构,用大平层介绍时也要坚持“不重不漏的原则”。

分解问题的目的是把问题分解后方便解题。

相关文章

  • 读《金线》

    《金线》是一本关于管理方法的工具书,一句话推荐就是结构化思维,结构化表达。 书读起来很容易,关键需要内化成思维,结...

  • 金线

    以前,看过冯唐的一本书,书里说文学存在一条金线。金线之上的书,多读,一读再读;金线之下的书,不读,坏了品位。 今天...

  • 读冯唐“金线”

    今天读了冯唐的《金线》,学习了他的金字塔结构表达方式,金线之上的思维方式。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他还提出了100个各...

  • 分而治之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解决规模庞大的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将其分解为若干规模更小的子问题,再通过递归机制分别...

  • 分而治之

    如果你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就应该选择你能解决的那部分。 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们却常常重蹈覆辙,总忍不住去纠...

  • 这些军规,值得学习

    如果说读《创业36条军规》是为了学习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那么现在读曾国藩先生关于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 算法之快速排序、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 快速排序——一种常用的优雅的排序算法。快速排序使用分而治之的策略。 分而治之 (divide and c...

  • 曾国藩的十二条军规:读书不二

    曾国藩的十二条军规(3) 曾国藩的第三条军规: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

  • 读孙陶然《创业36条军规》有感1

    读孙陶然老师的《创业36条军规》, 其中军规26-先打样再复制, 让我特别有感悟和触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采用这...

  • mysql基本规范

    引用自:58数据库军规 军规适用场景:并发量大、数据量大的互联网业务 军规:介绍内容 解读:讲解原因,解读比军规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条军规:分而治之(读《金线》0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ia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