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变动了住处,打算就近另找家健身房,一则妄图延缓赘肉横生的速度,二则虽然本地平均薪资始终为我个人收入水平所累,但一颗企图融入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心却总是蠢蠢。
健身卡就像是中世纪的赎罪券,只要你愿意花一点点钱,天堂之门就会为你轰然洞开。所有人在办卡之初都踌躇满志,仿佛那个身材力压渣渣辉不让彭于晏的自己正在不远处的某个时点静待杀机。
但赎罪券是上帝和购买者之间的私人交易,能不能进入天堂他人无权置喙,办了健身卡之后的使用情况也往往是一个人的终极隐私,类似于“哎你不是办了健身卡吗咋没啥变化”之类的问题,就足以导致提问者谈笑间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一万次。
为了避免健身卡话题成为社交软肋,我决定认真考察附近的几家健身房,以最大化坚持下去的几率。经过缜密的挑选,最终入围决赛圈的有两家,刚好分别位于我的南边和北边,以下就简称N馆和S馆吧。N馆以举铁为主,半地下的结构,场地开阔,器材齐全种类繁多,可供训练内容的完备程度在我不长的健身生涯中首屈一指。S馆相对来说器材的数量要少得多,基本就是堪堪满足基础训练的程度,但胜在有个室内的泳池,突出一个差异化的比较优势。
某个工作日的下午六点钟左右,我打算最后考察一下两家在高峰期的营业状况。先去了N馆,正赶上高峰期的开始,三五成群的大肌霸们鱼贯而入,然后熟练的寒暄、调整器材、安上各种重量的杠铃片,开始激情四射的训练。平胸而论,整体的训练水准很高,比我脑袋大的二头肌、比我腰粗的大腿以及比我大腿粗的小腿随处可见,很多会员身上都有着长期而系统的训练痕迹。
我跟会籍顾问走到自由重量区,架子的尽头放着50kg的哑铃,通常这种重量的哑铃不会被动来动去,它们是自由重量区里无言的导师,用自己的存在提醒着萌新不要总拿着5kg的重量摆八百个pose揽镜自照顾盼自雄,也激励着老手不要松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会有人上这个重量练习吗?”我随口问。
“哦这个重量我们这里也有一些会员会经常用的。”
看那副哑铃的新旧和磨损程度,我知道会籍顾问诚不我欺。伸手握住这幅哑铃,仿佛三国里的无名小卒握着吕温侯的方天戟、关二爷的青龙刀,然后在被会籍顾问发现偷偷发力哑铃却纹丝不动之前,撤手退步讪笑而立。
出门扭头一路向南,直接去S馆办了卡。
所有的健身房选择指南都会告诉你,要选择会员水平较高的健身房。
无比正确的原则,但按照这个原则选好了之后,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放弃了坚持。这里就给各位提供另一种选择的思路: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前提下,选择大部分会员水平和你差不多甚至还要弱鸡一些的健身房。
Why ?
因为健身房其实本质和KTV一样,都是让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地方,主要的快乐来源其实有二:一是运动中分泌的多巴胺,二是潜意识中和健身房其他会员的对比(也就是郭老师所谓“都是同行衬托”)。面容俊朗或姣好、身材劲爆的小哥和妹子们属于随机的福利部分,有则不必改之,无则希望该健身房老板反思和加勉。
而如果大部分会员水平和你差不多甚至还要弱鸡一些,大家就可以毫不介意的露出维度差不多的肌肉,交流经验、商业互吹。虽然可能进阶希望渺茫,但胜在氛围和谐,也有利于在不知不觉间长期坚持。
如果同一个健身房的伙伴们水平都很高,作为高分局里为数不多的菜鸡,难免在潜意识的比较里屡屡受挫,则去健身房就少掉了一个重要的快乐来源,自然坚持的动力也就随之微弱下去了。而且在水平高低差异明显的环境下,要做到走心的商业互吹也很有难度。好比你跟施瓦辛格一起训练,你吹他当然是发自肺腑毫不费力,可他要怎样才能不违背良心的吹捧你呢,夸你中文说的好吗?
凯撒曰,“我宁愿在小渔村当老大,也不愿罗马做老二。”
各位都习惯了在工作和学习中勇猛精进,人人都想在各自的罗马城中占据一席之地,那么在一些不太要紧的领域偶尔放松放松,体验一把小渔村老大的快乐,也挺好的吧?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