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赞誉,一个简单的问题,这部电影好看吗?
说好看的绝对是铁粉,说没看懂的是放不下姿态,说不好看的请小心杠精和喷子。
打算去买票的,以下供参考。
一、人设全线崩塌
之华:没说出口的暗恋可以遗憾,表白被拒三十年还念念不忘,叫不甘心。丈夫尚好,女儿不差,没有给出心猿意马的基本理由。做事的动机和立场都难以自圆其说。
到了故事中途就脱离主线,帮婆婆谈黄昏恋,侄子失踪了再找回来,一直在忙就是没做一个主要人物该做的事——经历、成长、蜕变。之华,停滞。
尹川:从一开始就认出之华冒充之南(被误会却坚持不解释,就是冒充),还与之互动配合,故事前半部分的微信和通信,全部变成了没有原则的互撩,与人物少年时期的专情耿直相悖。
穷困潦倒、灵感枯竭全是因为失去了之南。让人感觉这个人物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人生追求,中年失意,痛失爱人,却在结尾陡然振作,找回了写下去的动力,哪来的动力?
别分析,这是电影,不是考试,奋起向上的激昂,如此高潮,应该用视听语言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不是靠事后的讨论分析。
张超:这是最值得说的一个人物,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有点个性,有点色彩的人物,唯一一个自带冲突,浑身是戏的人物。
他掀起了滔天巨浪,然而,他只出现了一次,而且,他的身份是个匪夷所思的厨子!切大白菜的!更有甚者,他毫不费力就一股脑的,将有悬念的、没悬念的答案全扔了出来,只剩下一个问题没交代——才子佳人如何被切菜的横刀夺爱,毁掉三个人的一生?
画风不对吧?不管还有没有探究的欲望,反正故事没再探究下去。
胡歌的演技再炸裂,也提不起碎成渣的人设。
再者,设置这样一个猥琐低廉的对手,想烘托出男主几米高度?或者女主的超脱审美?
二、故事结构混乱
故事以之华冒充姐姐以圆年少情怀为开端,穿插揭秘了少女之华的暗恋,很独立,很严密,篇幅笔墨众多,本该是故事的主线。
无论中途穿插多少分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之华的整个心路历程,她的感悟或者转变,最后首尾呼应,全片结束。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表述手法怎样波澜不惊,之华的变化都必须是主动的,强烈的。四两拨千斤,才会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大声无音,将飞未翔,这才是它本应达到的效果。
但故事中途,叙事视角忽然转成了尹川,先不论尹川怎么找到失踪渣男的,既然视角转变了,就应该看到尹川的作为。他负责揭开真相,然后惩治什么?拯救什么?改变什么?
什么也没有。甚至连真相都没揭彻底。谁知道高校才女怎么被厨师搞到手的?尹川肯定知道,他经历并参与其中,所以他没问。但这是电影,角色可以一无所知,但观众绝对不能。
花钱买票就是来听导演讲故事的,让观众明白,这是导演的目标,至于怎么明白,就看导演的手段了。但必须让观众明白。
姜文说的“你没看懂不代表你没看到”,这是明白的范畴。普通观众不是专家学者,个个能道出个所以然,但人性共通,视听语言所传达的感受,是可以直达心底的,不分职业,不分性别。
说回《你好,之华》。后来叙事视角被短暂地转成了之南女儿。讲述母亲的过往,阐释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主动关怀弟弟,带他面对母亲的离世。
但,尹川对她的诉求没有任何回应,故事前半段也没有看到女儿对母亲离世有任何的不适,加之篇幅有限,角色崛起得缺乏力量。
如果在这三个视角中选出一个,浓墨重彩的展开、壮大、收尾,它都是一个好故事。
如:妹妹暗恋男孩未果,多年后期待一诉衷肠,同时在姐姐的不幸中徘徊挣扎。男孩震惊妹妹钟情和执着,也感怀姐妹之间的浓浓亲情,虽无法给予情爱的回报,却报以一生的尊重和珍视。(既然是姐妹,姐妹间的互动可以让故事更具体。)
又如:男孩爱了姐姐三十年,从妹妹那里得到噩耗,决心一探究竟,发现其中一系列的的爱恨纠葛,懊悔、顿悟,尽姐姐未完之事,尽自己未完之事,然后把自己打磨成一个恰到好处的创可贴,贴补上由他的缺失而造成的不完美。整个世界伤口愈合。
再如:女儿痛失母亲,在探寻母亲过往的历程中,读懂了爱的真谛,学会了付出和割舍,直面人生的坎坷和死亡,成长并找到自我。(母女、母子之间的互动是要有的,如果想要母亲这个角色立起来)
以上,只是打个比方。我想说的是,一百一十四分钟真的很宝贵,分分钟都该用在刀刃上带着观众去一探究竟,带来一场立体的情感体验。单线发展尚有无限的拓展空间,何必把他们杂糅在一起?创意很好,可作为电影,就变得轻重不明,喧宾夺主,不切实际。
感觉全片唯一贯穿始终的,是大家一起去构建完善之南的形象。片尾我们看到的之南的形象被塑造为:优秀女神离开男友,嫁给渣男,被渣男家暴抑郁自杀,却始终爱着男友……不说什么了。
三、故事背景不够真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就算文革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人们骨子里还是会认为谈情说爱,有那么点难以启齿、羞于示人。
国人的内心是封闭的,哪怕心潮澎湃,面上也不动声色,或者故意疏远。抑或是拼命示好,却打死也说不出那些起鸡皮疙瘩的字眼。
示爱,这么私密的心事,绝对得不到所处环境的全方位支持,无论身处八十年代,还是走过八十年代。
年少时的情愫,于少女可以懵懂憧憬;中年追忆就只是一声叹息;而老年,偶尔想起时嘴角的一丝微笑罢了。
这才是大中国下的老中青。
还有那个实实在在的,能引起共鸣的八十年代,有的是广播体操、海魂衫、麻花辫、改革开放新浪潮。学生的中心议题不是自我实现,而是如何为社会贡献力量,如何为祖国母亲挣得荣耀。
很土,很傻,很主义,但没人觉得不青春,不怀念。
最后小吐槽下一校舍故地重游的片段。
日本的旧校舍是否保留废弃不知道,但在中国,在城市,你找不到一所这样的旧教学楼。
它们基本被翻修或者拆除,就算真的还有以前的模样,也会有个倔强的门卫老大爷拦着,死活不会放你进去。这是国情,是地气。怎么进去是编剧绞尽脑汁的事。
我曾经路过毕业多年的母校,外面的围墙刚刚拆除,露出后面昏暗的小树丛,以及童年时躲藏冒险的角角落落。
一墙之隔,里面是童年充满幻想的“神秘地带”,外面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如今全部裸露在路人的视线里。童年的欢笑声犹在耳畔,亲切、欣喜之余,一种剥离之痛油然而生。那感觉,比一场电影能带给我的还要丰富。
扯远了……
至于故事逻辑和台词脸谱化等槽点,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去拉片盘点。
以上,针对的是《你好,之华》,而非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以往的经典作品中,没有犯这种错误。这故事更像是灵机一动奋笔疾书下来的第一稿,尚需深思打磨。
一个导演,无论作品完成的周期有多长,把故事讲严谨了,只是及格。
铺天盖地的赞誉令人忍俊不禁,背后透支的粉丝经济让人哑然失笑。粉丝们可能不介意,但媒体人不能睁着眼睛说违心话。不切实际的舆论会产生误导,能不能别只盯着我们的钱包。
比方说,日后再遇到拼命展示导演名气,致敬自己成功作品的宣传造势,我们就会想到烂片、炒冷饭,然后错失一部感人至深的好作品。
不过,在中国,也许不会,人口密度决定了好奇试水概率下的可观数字,还有浩荡荡的粉丝团队。
中国观众的钱,真心很好赚。
总而言之,不要忽略我们的审美,请拿作品说话,说实话和真话。不然被赚去的,不光只有钱,还有我们的期待、信任,和粉丝们追随数年无条件的爱与忠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