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20年的大学同学李军的特意突然来访,让小海既惊讶又尴尬之余,内心深处还捎带着一丝感动。
正如前天突然收到的一封语意不详充满暧昧的挂号信一般,一想起这封信小海就觉得牙根痒痒。很想在记忆里上公开课的语文老师肥胖的大圆脸上,狠狠的砸个10拳8拳的。把他那讨厌的大圆脸,如打铁一般,锤成脸盆般大小的薄片,就像功夫里火云邪神对神技未成时的周星驰一般。
这么意暴一个师长,真的不是因为小海和他曾经有过什么滔天仇恨,更不是不耻于、他见到漂亮的女学生,那双浑浊暗淡的双眼,会突然鲜活生动起来,眼角的余光总是贪婪的落在女生那高耸的双峰之上,只为他的教学很松散,误人子弟。
本来只是一封,邀请一个久违的同学回归同学群,参加毕业20年后的首次同学聚会,让与组织失联的苦逼孩子,从新回到大家庭中,感受一下大集体久违的温情,一起重温回顾一下一起走过的青春记忆。偏偏写成了一封暧昧的好像一个光棍,一个寡妇,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干材烈火的激情燃烧后,突然应突发事件,久久不能相见,内心欲念难压,焦急的期盼,迫切的渴望,恨不能立刻燃尽自己,榨干对方。那种急迫相见的感觉。
本来只需言简意赅的几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晰。小海同学毕业至今一直没有你的音信,几次部分同学相聚都无法联系到你。今多方找寻,终得知你的下落,此番去信,希望你能参加92机电班毕业20周年,全班同学聚会,联系人阿芳加个手机号。
偏偏阿芳是个理工科的学生天生具有文科生情怀的这么一个人,觉得不煽情不足以体现一下自己的文采。偏偏大学时语文不是专业课,老师也是能胡就胡,阿芳语言表达不够严谨的毛病没改进,追求小资情调的文笔反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这不这次信里,居然把几个小海认为最关键的,最能把事情表达清楚的几个词,直接在整封信里都忽略了。比如“同学”、“同学聚会”,最最主要的“你未能参加”。都给遗漏了,着重回忆了和小海的情义,找寻小海的波折不易,讲诉前几次相聚的开心激动(“联系不到”,“小海没参加”忘记写了),信刚好被小海休息在家的老婆收到了。
当天晚上小海就作为被告被审查了一宿,阿芳何人,你们间啥关系。你和她相会多次。都干嘛,交待清楚。没有的事又怎么能交待的清,想令人满意了,想蒙混过关,不大胆幻想,虚构一些猛料,以领导的高觉悟,那是万万不能的。如实说没相会过吧!白纸黑字写着了。此时,小海的头觉得一个比两个大,完全都懵圈,终相信现实中也会出现窦娥似的人,可能真得会被活活被冤死的。
目前的情况,在老婆眼里小海就是一个贪污腐败分子,还不老实,死扛想蒙混过关,小海哪还敢安信里说的打电话联系啊!现在第一要务是低着头夹着尾巴做人。取得老婆大人的谅解。同学不联系没啥,事后可以装糊涂打马虎,一脸真诚的说“什么信啊没听家人说起啊。没收到啊。收到了肯定怎么怎么的”。同学也不会怀疑,这事就过去了。
惹起已婚女人那根谨慎戒严防范的酸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过关的,那比反贪局审问被举报的贪污腐败分子还严谨,和影视作品里国民党对付地下党的狠绝有一拼,抱着宁愿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态度。软的硬的都来,整宿整宿不让睡觉。不屈打成招,主动坦白,绝不会罢手的。
好在收到信的第三天,大学同学李军的突然来访。终于证实了小海同志的清白。小海同志毕业工作没两年,在国家号召的国企破三铁的洪流中。失去了铁饭碗。外出打工。接着举家搬迁到现在的城市居住。在没手机的那个年代。意味着小海和过去的人和事。彻底的失联了。
若干年后,在很多同学越混越好。小日子越活越滋润的情况下,突然想找一些人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成功。特别是大学里现在混的不好的同学。
没有绿叶怎么能衬托出红花的娇美。没有当年在学校混的不错的,现今混的特别失意落魄的同学,又怎么能彰显出自己的不凡能力,刷出自我的存在感了。
于是“一个不能少”成了这次班级聚会的行动纲领。特别是据说很早就下岗,四处漂泊打工的,听他老家乡邻说曾沦落在外地做过保安的原班级体育委员小海。成了此次找寻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找了数年无果,也不知哪位同学,突然间灵感来了,有困难找警察啊,找关系托公安朋友在公安局户口网,户口变迁信息中发现了小海现在的家庭住址,电话。可惜电话是没人用的空号了。
由是20周年毕业聚会的发起人、策划者之一,当年的文艺委员阿芳,则无旁待的当起了负责调度协调跟踪的重任。先发了一封自认情深意切的深情呼唤的挂号信。在确认信被收到,小海依旧没和组织联系的情况下。阿芳果断派离小海居住地最近的同学李军开100多公里的路。亲临现场。具体看看什么原因。如小海在外地继续打工漂泊。一定想办法从他家人口里套出新的手机号码,联系到他。
对于同学聚会,有一种人最积极最主动,会四处活动,极力怂恿当年的班干部组织召集大家的。那就是当年家境不太好在学校挺挫的,如今混的特别好的同学,
而最受大家欢迎的两类人,则是(1)当年长的特漂亮的让很多男生暗自垂涎的女同学,这个原因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此类女性必然也是现在有钱有势同学在聚会中回忆纯洁友谊的聚焦点
(2)是在同学中混的特别差的。让谁见了都心里不会有落差,聚会中只能起陪衬作用,可混的差的同学往往都不太喜欢参加此类聚会。听着当年精神上平等的,如今感觉高自己好几等的同学,在炫耀,除了被无形的羞辱只会在内心平添一份自卑之外,对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任何实质的帮助。
对于这些现在混的好的有钱有势的同学,大多混的差的同学,都心知肚明,当年都不是特别铁的,不分你我的那种关系,20年没联系,谁也不会傻到就凭一次集体聚会,见面愣是想了几分也叫不出你名字的人,就因为年青时曾短暂的,在一个屋檐下读过书,就真心真意,费心费力,不遗余力的去帮你。天下真的没这种好事。
如果四十多的你还这么幻想着,那只能说明你真的是人们口中常形容一种人,高频率出现的两个词,二货,一个傻逼。这种聚会多见的一般都是学生时各方面都不咋样的,现在变得有钱有势的同学,为主角吐液横飞地在炫耀,大众虚伪的附和,当然大家还会一起回忆一下青春时的情义和趣事。毕竟以同学情义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的,可“这种情义也会被人为夸大杜撰渲染,应景之言为多”
什么我的就是你的,有什么事找兄弟我。所有的豪言,在酒后人醒了,回到自己小家后也就彻底忘却了,表面上的亲热,跟骨子里的本性格格不入;时间一长,联系的多了。就会发现,读书的时候啥德性的人,现在还是啥德性。不会因为钱多了权大了就会有本质的,向善的改变。可能只会变得更让你在内心更鄙视厌恶。
小海内心真不喜欢这种聚会。一。最铁的几个人都不是本班的。而是同届不同班的自己高中同学,本班也有3~4个还可以的,但也都混的一般,不一定会来做绿叶。班级一共就4个女生。让自己发自内心垂涎的还真没一个。
二。本来在同学各自的回忆里,大家都多还是纯真质朴的。哪怕不好的地方,大家还是会选择性的把美好面,保留在各自的记忆里,存在水晶瓶里,这不是很好吗。何必让已经都没当年那份纯真的我们,在把那份纯真的记忆撕的粉碎了。
虽然小海不喜欢这种聚会形式,可同学们费了这么大周折找寻自己。小海内心里还是有点小感动得。觉得不和大家联系,不去参加聚会,有点说不过去。在热情招呼了李军和李军互相谈了各自毕业后经历现状,当着李军的面小海又赶紧给阿芳打了个电话。免不了的又是互相寒暄一番,说些感谢的话,顺便问了问其他同学的情况,虚伪的,强烈的表达了想见每位同学的迫切心情。对能有这么个同学聚会,对组织者的构思努力万分感激。第一时间加入了同学群。和每个同学都打了个招呼。再次表达了对于大家对自己的不离不弃,除了感激还是感激的心情。
令小海没想到的是:在群里同样也都表达了想迫切和每个同学相见的同学。在确定好去母校集合的日子,登记人数,定房间时。却发现只有4个在母校本市工作的人,加外地4个自己开公司做老板的,3个在国企上班做个小领导的,明确表示可以出席。其他的人,多数人表示了那几天怎么怎么忙的不可开交。也有几个同学直接漠视,当没这回事,群里通知的聚会的日子也是一变在变。让人觉得这次聚会像场闹剧。最后小海也以工作为名不在关注群里的聚会日期新通知。
一个不能少的毕业20年的班级聚会。在只有11名同学的参加下,历时3天圆满结束。好多应各种借口没参加的同学。在看到参加者每天发到群里的活动视频片段,除了在群里表达了不能参加的遗憾,还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慨,和参加者互动。上班如此有空。忙从何谈起的了。
小海不知道也不明白同学聚会。走那年开始盛行的。对加深同学友谊有何妙用,现在不仅大学同学聚,高中同学聚,初中同学聚。小学同学聚。据说有的幼儿园同学也还要聚。只是感觉这种越来越只注重形式,流于形式,没内涵的聚会。参加者未尝不带有一种浮夸功利的心态。长此以往纯真的同学之情,还会纯真吗?为何不能把纯真的感情记忆存在脑海里让它永远存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