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赵严率军出征,这也是张政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战场。只不过,乌丸听说带兵的是常胜将军赵严,全都缩了回去,不敢应战。而北方山路崎岖,出兵作战很不利,所以赵严也不敢轻举妄动,战事也因此僵持不下。
话说刘备听从张政的建议,前往颍川访贤,连日来明察暗访,收获不小,只是却无一人愿意随他一同赴任。贤士向来清高,可能是觉得仕途官场黑暗,不屑踏足吧。
本以为无功而返,刘备准备启程前往平原赴任,却遭到了一伙歹徒拦路,可惜张飞早已被刘备派去平原先行打点,不然这十来个歹徒有何俱之?
“各位好汉,在下一介布衣,身无分文,还望各位放过在下。”刘备没有装穷,是真穷,也没有装可怜,是真可怜。颍川之行花光了他所有家当,现在即便有心也无力再逗留访贤了。
“哼,没钱把包袱留下,衣服脱了就放你走!”说话的是个带头巾的痞子。
“这……恐怕不合适吧,在下还要赶路呢。”
“爷是在和你商量吗?想活命就留下身上所有东西!”痞子有些不耐烦,他懒得跟一穷鬼多费口舌。
刘备越想越倒霉,没找到贤才还遇到了劫匪,如今能不能活过今天还是个问题。天无绝人之路,半路杀出个红脸大汉,怒喝一声:“哪来的毛贼!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抢劫!”
痞子顿时吓得直哆嗦,“你……你难道……难道是关羽?”
“不错,正是关某!还不快拿命来!”
“关爷饶命啊!小的无心冒犯,下次再也不敢了!”
“哼!滚!”
十来个劫匪就这么被这个红脸大汉吓跑了,刘备转身对大汉道谢,大汉却道:“阁下手无缚鸡之力,路途遥远,不妨就让关某护送你一程吧!”
“这……如此就有劳壮士了,等到了平原,备定当重谢!”刘备倒也不拒绝,只因他觉得一路上有个保镖还是很重要的,天上掉馅饼的事刘备怕是遇不到了,不过天上掉下个保镖,刘备也是欣然接受的。
不料一人突然高声笑道:“哈哈哈哈,云长想跟随刘大人,直接说不就得了,何故整这么一出。”
刘备转过身,只见一青衣书生缓缓走来,背后还跟着些人,那不是刚才打劫他的那群人吗?至于这带头的,却没见过。
红脸大汉尴尬的脸更红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刘备一脸懵,拱手对书生道:“还望先生解惑,备着实不解。”
“刘玄德,你此来求贤,怎可无功而返哪?”
提及伤心处,刘备叹气一声:“唉,备不才,难请大贤相助,惭愧惭愧。”
“可关云长却觉得你仁义无双,心怀天下,愿意追随你,是也不是?”书生话是对刘备说的,眼睛却望向红脸大汉。
“哦?不知阁下师承何人?”刘备转过头,满脸惊喜地问大汉。
“关某惭愧,只是一介武夫,书只读过《春秋》。得知大人近来访贤,方知大人贤德,故而想追随大人,又恐大人嫌弃,故而出此下策,还望恕罪!”大汉说的极其诚恳,和刚才救人时的威风俨然判若两人。
“备何德何能,能得壮士相助,又何来嫌弃一说。”
“听闻刘大人要前往平原赴任?”书生插话道。
“正是。”
“愿闻大人壮志!”
见书生突然一脸严肃,刘备不假思索道:“平原虽是小县,然备受恩师之托,辅佐当今圣上兴盛我大汉,一刻都不敢懈怠。今陛下年幼,备更当以天下事为己任,事无巨细,皆做到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在朝做一贤臣,在外做一父母官,为天下百姓着想,不求名垂青史,但求对得起所读圣贤书!”
刘备一番慷慨陈词,令书生眼神凝聚,“刘大人有此雄心,徐庶定当竭尽全力帮助大人实现理想!”
原来此人便是徐庶,刘备进入颍川后与多位名士交谈过,得知新一辈名士之中,数荀彧、郭嘉、徐庶、戏志才最为杰出,只是四人皆行踪不定,或去游学,或去学习深造,难以寻得,今日得遇徐庶,刘备着实激动不已,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于徐庶,其实早在刘备进颍川之时便已得到消息,一直暗中跟随刘备,发现此人乃百年难得一遇的仁义之士,便暗下决心跟随于他,不料半路杀出个关羽。颍川一地向来太平,何来劫匪一说,徐庶认识关羽已久,知其为人仗义,怎会沦为匪类?后观其行为猜得一二,又与他的那几个手下撞了个正着,一问方知究竟。
听徐庶也要追随刘备,关羽在一旁直乐呵:“恭喜刘大哥得一贤才哪!”
“哦?你们早就认识?”刘备怎么也想不到,徐庶这种名士会和关羽打上交道。
“不错,其实云长……”徐庶将二人认识的经过告诉了刘备,原来关羽在别处犯了命案,逃亡到颍川,在徐庶的帮助下躲过此劫,此后常与徐庶喝酒聊天,成为知己。徐庶敬其义薄云天,云长感其救命之恩,又无甚虚礼,二人极为知交,结成好友。
得此二人,刘备总算不枉此行了。殊不知早在刘备来之前,就有人来过,并且带走了荀彧和戏志才,那人便是曹操。
不去招贤馆不代表曹操不需要人才,有曹氏一族不代表人才齐备,曹氏满门大多是舞刀弄棒的,所以对贤才的渴求程度,曹操丝毫不亚于刘备。颍川多名士,曹操早就想去这个名士之乡一探究竟,果不其然,先是结交戏志才,后又与荀彧相谈甚为投机,没过几天,曹操便用诚意感动二人,说服其投入自己门下,回京就任去了。
短短半月,颍川四杰便被招走大半,唯独剩下郭嘉留在书院,丝毫不为所动。颍川书院院长荀绲见其独坐学堂内,走过去道:“奉孝还未做出选择吗?”
“选择什么?”
“曹刘二人,皆盛世之贤臣,择其一前途无忧矣。”
“志才文若皆得明主,元直也得其所,我又何必与他们争呢?”
“你啊,从小就没一点好胜心。如今也成年了,接下来的路你要怎么走呢?”
面对老师的话,郭嘉沉默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路就在脚下,总会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他想起了不久前出走的张政,以游学为由,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他很想效仿,却心有余力不足,他没有张政那样的武艺防身,反而从小体弱多病,小时候经常被欺负,每次都是张政替他出头,如今想来张政算是这个书院里他最好的朋友了吧。
“老师,我想出去看看。”郭嘉突然说道。
“好啊,理当如此,我让许褚与你一道吧。”尽管荀绲赞成郭嘉出行,但对他的身体也是颇为担忧,许褚乃是书院护卫总管,年纪轻轻却勇力过人,为人和善,有些童心未泯,正好跟郭嘉一同出行,增长见识,历练心智。
“多谢老师。”
张政走之前告诉郭嘉会先去洛阳看看,于是郭嘉便前往洛阳,却打听不到张政消息,便转往河北一地去了。
这回颍川算是彻底人走茶凉了,只剩两个长者每天打扫院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发长者道:“孩子们都走了,我们也该走了。”
黑发长者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的选择能赢到最后呢?”
“老家伙,你看好谁?”
“你呢?”
“我自然是看好我儿子啦!”
“呵呵,你这老东西,你儿子虽不错,可这几个都不比你儿子差啊。”
“那你说老家伙,你看好谁?”
“江山代有才人出,接下来将是他们的时代,我们就看好吧。”
“说的不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