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1. 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座位是九十度角相对,这样方便双方选择目光接触或不接触;
在心理动力学角度讲,目光接触意味着窥探、攻击或过于强烈的情感;
2. 目光有时象征“超我的凝视”,在来访者过度退行,治疗师应该多看他几眼;
3. (对心理治疗的某实证研究)心理治疗中起作用的因素
3.1 安慰剂作用:“看医生”本身就意味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 15%;
3.2 学派的深刻性; -- 15%;
3.3 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 – 环境设置、费用、固定的见面时间和地点; -- 30%;
3.4 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 40%;
4. 装饰品不能太个性 – 否则会使来访者觉得你不是按常规来思考的人;
5. 关于治疗师是否应该安装鹰眼透视孔使室内能够被室外观察的建议被否决: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是由固定设置和伦理规范所决定的。他们自觉遵守这些规范而不需要另一双眼睛来监督,如果真的需要另一双眼的监督,表明他们的关系到了不可控制的程度;
6. 光线太强会影响退行的程度,太暗易造成过度退行;
7. 关于治疗室设置闹钟:这是与来访者情感隔离的表现,如果治疗室连“时间到了,下次再见”都不好意思说,可见他在与来访者的情感隔离程度;
8. 不可放置全家福,否则易影响来访者的移情;
9. 心理动力学去向的治疗在时间上的设置:
9.1 一个疗程为30次,国际标准的短程治疗为40次;
9.2 有关心理的检查一般3次 – 初始访谈:
9.2.1 有关主诉的 – 有什么症状、症状诱因、发生周期和严重程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无干预、自己对症状的看法等;
9.2.2 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第一件想起的事、双亲的性格、双亲对自己的态度、除父母外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及怎样的影响、受教育程度、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学习成绩和最高学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婚恋状态和经历、与配偶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等;
9.2.3 现实的人际关系:即当下与父母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工作状态和职业中的人际关系;
9.2.4 与治疗师的关系 – 考察来访者的移情、反移情和阻抗;
9.2.5 来访者对未来的设想,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的理想及对本次治疗的期望
9.2.6 最后考察来访者是不是具有心理学头脑 – psychological – mind,即来访者有没有通过领悟来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一般所谓的“悟性”,悟性与知识或学历没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试探性干预 – 给来访者某些(不是很深刻、高度理论性的、需要很高悟性来理解的)心理动力学解释看来访者是否能领悟;对“悟性”不够的来访者可建议服用药物和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对有“悟性”但不愿意知道自己的糟糕的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亦然;
9.3 自由联想:在访谈过程结束之后,进入治疗师少说多听的环节,来访者把心里想到的所有内容告诉治疗师;(弗洛伊德与安娜•欧的治疗)
9.3.1 自由联想的诱导语:从现在起我可能不说话,我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你说。你心里想到什么,或者是有什么画面,或者是身体有什么感受,全部都告诉我,不要自己吞没所有东西。也许有些内容说出来会让你觉得脸红,比如与性有关的东西,没关系,把它说出来。我不会对你所说的内容作出任何好和坏的评论。也许还有一些东西比如你对我的攻击,在社交场合里面你是不会说的,但是我们现在是心理治疗,你可以把它说出来,记住,不要自己吞进去所有东西。把它们说出来,你不会受到报复,也不会受到指责;
10. 治疗师的态度:
10.1 节制:少说话,(弗洛伊德) 均匀悬浮注意 – 不管来访者说的内容主要还是不重要,治疗师都向他投注同样的注意力;
在均匀悬浮注意面前没有好与坏;
均匀 – 对来访者所讲的所有内容平均分配注意力,不抓重点、不作总结、不作归纳;
悬浮 – 治疗师要把自己“分身”,一个坐在来访者对面与来访者交流,另一个自己悬浮在空中看着自己与来访者交流;
治疗师不节制的态度是为了掩饰自己焦虑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