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050字,阅读需4分钟
王者荣耀,现在是一个极度热门的话题,热门到了几乎每一个媒体都要提一提,不提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不论是传统媒体、自媒体,还是普通网民,大家都对王者荣耀的话题热烈讨论着,该不该玩?该不该禁?该不该限制?限制的冤不冤枉?
我个人的公号一直不就这场争论发言,一方面不想起哄赶热点,但主要是因为想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而事情发展到现在,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则是:一个手游为什么能够引发全国人为此疯狂?
这大概可以归结为四个问题。
王者荣耀,首先是一个产业问题。
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日在线人数已达5000万,也就是说每7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在玩王者荣耀。就在今年3月7日,《王者荣耀》为游戏里的英雄赵云出了一款名为“引擎之心”的皮肤,这款皮肤在开售当天就卖出了1.5亿元人民币。
不管人们有多不喜欢这款游戏,没有人否认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挣钱的一款游戏了,而且不光是这个游戏本身挣钱,随之产生的代练、解说、周边也都挣了钱,数量之庞大令人咋舌。
中国人的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挣钱的生意会受到非议,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然而王者荣耀的产业话题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很多爱国人士热衷于为这款游戏在海外的摧城拔寨喜悦,另一方面很多国内人士又认为一个游戏这么挣钱对国民经济存在负面影响。
而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归结到,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游戏产业的问题了。
至少目前看,有相当一批国人对于游戏产业是不认可的。
于是王者荣耀同时成了个观念问题。
这观念并非仅仅针对产业,而同时是来自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游戏”的态度。
关于这个词的起源似乎不甚了了,但至少在《韩非子·难三》中就有“非特謂遊戲飲食之言也,必謂大物也。”至少在这里游戏就是跟“大物”相对,搁现在的话说就“不是正事儿”。
中国古人一直对“游戏”没有什么正面评价,“勤有功戏无益”,通常“游戏”被与努力、勤学、苦干相对应,属于个人放纵自我的一种方式。
在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中,还记录了他因为不喜欢弟弟玩而撕掉了风筝的旧事,“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也让鲁迅先生懊悔不已。不过也请注意,是“外国的书”。
至于到了电子游戏,由于家长一辈通常不太了解,又见到有些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进而生出了“电子海洛因”的说法。
而王者荣耀成为史无前例的一款成功手游,也就自然继承了中国人对游戏所有的厌恶和鄙夷,这里既有自古以来的观念,也有“电子海洛因”这种创新观念,甚至还有随着企业庞大而提出的“社会责任”观念。
一提“责任”,就不能不谈制度,而王者荣耀同样涉及到一个制度问题。
无权利则无义务,无义务则无责任,那么生产游戏的厂商该负什么责任?政府该负什么责任?用户该负什么责任?
按照人民网的说法: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然而就我看,人民网如果不是脑袋进水就是昧着良心说话,要知道没有一款合法售卖的游戏是有罪的,如果有罪也应该法院说了算,人民网算老几?敢站出来给游戏定罪?
如果从整个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游戏和其他物资资料生产和精神消费品生产一样,厂商负责生产游戏,政府负责制定市场规则,而用户在规则保护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游戏厂商要对玩家的行为负责,那么就如同说卖肉的要为胖子负责,卖足球的要为踢球断腿负责,卖汽车的要为所有交通事故负责,卖书本的要为所有错别字负责。
在这个市场里当然是需要游戏规则的,如果一款游戏本身是有害的,那么就应该禁止它的生产,而这个规则应该是由政府制定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游戏分级制度呼唤多年不见踪影,政府对一款游戏的生产仅以内容健康为底线,而当一款游戏成了现象级时,却有媒体站出来让厂商对用户的行为负责,说你应该多点“善意”。
何为“善意”?大致可以解释为替代学校和家庭教育孩子,限制未成年人的登陆,让未成年人成为爱学习的好孩子。
一提孩子,王者荣耀又成了个教育问题。
按理说,教育应该是家庭和学校为主,一个未成年人控制不住自己打游戏,应该引导他的在家是家长,在学校是老师,然而家长老师们说孩子“上瘾”了,于是他们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王者荣耀自己解决。
然而恕我直言,所谓“上瘾”的说法纯属信口雌黄,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电子游戏有成瘾的效果,也不存在生理上的戒断,最多存在行为依赖。然而行为依赖之多,绝不多一个游戏。
不过老师家长们坚持“上瘾”的说法,其实就是为了替自己的无能辩解,因为如果孩子沉迷于游戏是一种生理上的问题,那么显然不是他们教育无方,而是生理上不能控制的情况。于是他们坚持这是一种“成瘾”的情况,并且口诛笔伐希望有王者荣耀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离奇的是,孩子里有球迷、棋迷、歌迷、舞迷、书迷、画迷、乐迷等等,似乎都不是问题,也都不是“成瘾”,只有到了游戏才是“成瘾”,但如果考虑其行为依赖的情况,其实是差不多的。
然而这种问题很多人并不认可,他们宁可相信生产游戏的厂商就是一群王八蛋,而玩游戏则是毁掉孩子,于是他们觉得干脆毁掉厂商。
问题是,厂商没了,孩子就认真学习了么?
鬼才相信!
于是产业问题、观念问题、制度问题、教育问题,或许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问题都扣在了一个游戏身上期待解决,能解决么?绝对不可能!
但这不妨碍我们先折腾一阵子,老师家长可以用咒骂王者荣耀来解压,监管部门可以用针对王者荣耀来转移视线,一窝蜂的批判绞杀掩盖观念的落后,至于产业发展成什么样?上述这些人谁会关心这个问题啊,反正没了腾讯我们还有很多伟大的公司……。
有病不治不吃药,疯病只能越来越疯,王者荣耀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物,看看这个中国社会究竟有什么样的病,病情如何。
如果真有一天一款游戏热销并不会引起玩家之外的群体关注,甚至这个社会可以不动声色地将四个问题全部消化于无形,那么这种疯狂也就不会再现了,因为,病好了。
这病什么时候好?我不知道。
****作者:梁千里****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在后台留言联系转载
上篇推送:我不敢轻易评论“杭州保姆案”
推荐阅读:“胡同整治对比照”背后的猫腻
网友评论
有些孩子为了在游戏上充值竟杀害自己的爷爷奶奶!腾讯迟早会被人们推翻。
有些孩子为了在游戏上充值竟杀害自己的爷爷奶奶!腾讯迟早会被人们推翻ヽ(#`Д´)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