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的女儿,不喜读书。长大后的女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主动读书意识渐强,偏爱读投资理财、心理学方面的书。
受女儿影响,我也读了几本心理学的书《了不起的我》《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少有人走的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
刚刚读完《不迎不拒,向喜而生》,喜欢封面一句话“美的事物会因为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
《不迎不拒,向喜而生》的作者罗近月,十年专注自我成长,是《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国内最专业心理网站“壹心理”专栏作者。这本书是专注女性成长主题的合集。每篇文章篇幅不长,读起来很轻松,是一本很实用,可操性强的心理学指导使用手册。
疫情三年,整个社会经济下滑,尤其今年特别不景气,许多人遭遇裁员或正面临着被裁员的危险。生活不如意,难免会有戾气上身。
作者在《不迎不拒,向喜而生》这本书中教会我们看清自己,学着和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入对话,看清潜藏的需求,用适合的方式爱自己。“幸福的真正途径是向内看,向内探索,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别人,或者来自于外部的竞争、比较和抓取。”
2020年1月17日很平常的一天,回望又是很不平常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女儿被困在宾馆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经历了长达68天禁足,吃外卖的生活。
幸亏戴口罩被禁足的那些日子里,女儿在得到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每天跟我们视频复述听课内容及她自己的感悟。如果不学点心理学知识排解内心的压抑,不知该如何消遣被禁足的日日夜夜,很难想象心态会崩溃到何种地步。
朱光潜说:“人生的快乐有一半要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
《不迎不拒,向喜而生》中提出29条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通过觉察、接纳、探索、相信、关系,五个模块告诉我们看懂自己,人生才真正开始;接纳带来自由和爱;问问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我们只能成为自己相信的样子;在关系里活出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很多人会在亲密关系里痛苦?
作者讲述一个来访者的案例:小琴,35岁,一直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幸福。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很好的丈夫突然提出离婚。他们在一起十年了,从来没有过争吵和矛盾。在别人眼里极其完美的婚姻遭遇崩盘,小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措手不及。
这个案例很真实。我朋友在一次做家务中,偶然发现丈夫衣兜里的租房收据。追问之下,丈夫毫无隐瞒,承认出轨半年了,我朋友居然一点没察觉。朋友无法面对出轨的丈夫,最后以离婚收场。
“所有亲密关系中的伤痛,都早有预谋”。你感觉很无辜,自己没有错,却要承担遭遇背叛带来的痛苦。其实,问题早就出现,只是你没关注到。你的精力关注在你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
真正让关系走向结束的,其实不是成长不同步,而是成长不同步带来的自恋损伤和不安全让一个人失去了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可能。
走出伤痛的3个方法:
1.看清自己所在位置
作者在书中给出一个想象,假如你正躺在一片荆棘中,怎么动都会痛,怎么办?这个时候,在动之前,要先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想明白自己的问题,做出改变。这样的痛在心里有意义,不会觉得痛苦遥遥无期,只要不呆在原地,总会走出伤痛。
2.确定自己要走的方向
看起来最有希望走通的路,常常没有出口。所以,不要急着做什么,看清位置后再锚定方向,把所剩的力气花在刀刃上。
3.寻找一切资源,帮助自己去成长
如果原生家庭不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力量,那就借助其他资源,一个前辈或者老师,一个懂你的朋友,一个心理咨询师等,帮助自己步入正轨,走出伤痛。
《不迎不拒,向喜而生》,虽然是一本聚焦女性成长的书。但是成年人面对巨大生存压力时,很有必要读读心理学相关的书,舒缓情绪,适当给自己减减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