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公司有个高挑女孩,职场得意,情场失意。平时在公司是八面玲珑、处事得当,隐隐有薛宝钗之风,很受领导赏识。但是感情生活中,却总是摆脱不了被抛弃的轮回命运。她总是被高大英俊的男生吸引,然后爱得轰轰烈烈,一味地取悦对方,在经济和物质层面也会进行倒贴,不惜去整容丰胸,换来的只是不断地失望。这就是典型的取悦症,她习惯于讨好恋人,不考虑自己的需求,换来的只是黯然神伤。如果我是她的朋友,会对她说:想让你爱的男人高兴,这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你要注意,不要用伤害自己去取悦他,没人值得你这么做。
蓦然想到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公务员之死》,故事很简单,俄国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为了逃避被处罚的恐惧,他选择取悦将军,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妄想中。
生活中像这样的取悦者不胜枚举,他们对别人真实的需求或者假想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的同时,对自己内心的声音置若罔闻。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纽约畅销书《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中,将取悦分为认知型、习惯性、情感逃避型三种类型,从三个角度阐释取悦症的内驱力。
第一种:认知型取悦。这种类型的取悦者是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我需要并且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我。他们坚持认为,他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重要。为讨好别人,他们情愿把苛求的规则、严厉的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愿望加在自己身上。他们相信讨好别人能避免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对待。
我想到杨丽娟的父亲,那个痴迷刘德华的女粉丝的父亲。他无条件地满足女儿的所有需求,从不为自己考虑,即使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最终酿造了跳海自杀的悲剧。有一回女儿想喝红牛饮料,父亲手中又实在没钱,于是他便跑去商场偷,并被当场发现。后来,为了助女追星,这位父亲卖房、举债,甚至企图卖肾。对于女儿很慷慨,对于自己却是很苛刻,据说他去朋友家做客都拒绝坐在别人椅子上,而是坐在地上,怕弄脏家具。
第二种:习惯型取悦。对于这种类型的取悦者来说,取悦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为别人做很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弄得自己筋疲力尽。这种自我亏待、导致压力的模式源于过度的需求——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他们试图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
《取悦症》的书中提到性虐待的典型例子:
在童年期或者青春期遭受过性虐待的女人往往会记起,当年的虐待者会命令她们不准出声,不准反抗,要顺从他们的性要求。与此同时,她们一般会受到隐含或明确的威胁:不听话就会受到伤害。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家庭性虐待会持续几年时间。作为“当乖孩子”的一部分,受害者必须保护虐待者以及他秘密的下流途径。甚至,受害者还会主动取悦虐待者,以求他下一次侵犯她身体时不会伤害她。她可能以为自己不够乖,所以才会被侵害。殊不知,自己已经被驯化出取悦虐待者的行为模式。
第三种:情感逃避型取悦者。这种类型的取悦者其“取悦”的行为多是为了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情感所致。对于他们而言,别说真的跟他人发生冲突,仅仅是有这样的预感都会引发其焦虑情绪。他们将取悦作为一种策略,意在保护自己,用让对方满意的方式来逃离愤怒、冲突和对抗。上面的小公务员正是想通过取悦将军来逃避自己心中的害怕。
我发现,这三种类型的取悦症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追溯到童年的阴影和安全感的匮乏。取悦者在儿童时期,经历过痛苦的时刻,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地冷落、侮辱或者排斥过。父母给予他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必须服从父母的控制。就这样,他们战战兢兢地长大,埋下了取悦的种子。
理解了这层逻辑,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取悦症。
摆脱取悦症,关键在于确认自己的价值,从内部建立安全感。
首先要认识到,人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我们的价值是自我赋予的,别人没有权利定义我们的人生。像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方式那样带着勇气积极生活,冷静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讲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说得太到位了,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在孩子身上,不必活在父母给我们预设的赛道上。《取悦症》的两个心法推荐给大家:
“好人”并不意味着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维护自身利益和与人自私有着天壤之别。你可以选择做圣人,牺牲自己满足别人的需求,但这样做并不代表你不自私,只能证明你喜欢伤害自己。
你一定要明白,没有谁会一直获得别人的认可,“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做了什么事”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概念,你得学着把它们区分开来。认识到这一点,你便不会对偶尔的批评指责感到忧心忡忡、草木皆兵。谁都有犯错误的权利,你也一样。
其次,我坚信,真正强大的安全感基础需要从内部建立,而不是依赖外在的评价。人的安全感是要通过建立关系而获得。当你可以真情实意的付出感情,去爱,不为追求回报时,才可以获得安全感。一个谁也不爱的人,恰恰是没安全感的人。我们要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把他人看作是一种伙伴,而且能够和伙伴一起进步,用感谢和鼓励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一起形成这个共同体社会。
最后,想以电影《早餐俱乐部》的台词结尾,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取悦症的苦恼,活出真我的精彩:
“少花点时间去取悦别人,多花些时间来经营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