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到“冥想”重要性,是知道了冥想能让头脑思考问题时更清晰,也让大脑“更聪明”。深入学习后发现,除了这些,冥想还有很多其他益处,经常冥想,不仅锻炼大脑,还提升心智。
一、冥想可以锻炼“元认知”能力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过,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的大脑可以有多个层级。持续升级自己的大脑,不断站在更高的层级去控制下面的大脑,这才是我们作为人类进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受情绪干扰,脑子不清晰,其实就是因为总站在最底层与大脑纠缠,而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控制它。
拥有元认知能力,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大脑的主人,而不应该反过来被大脑控制。
而元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坐享(也就是佛学中的“冥想”)
- 找个定时器,定时15分钟以上(以后再慢慢加长);
-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起初不一定要用不习惯的“正确姿势”,但最好“挺直脊背”);
- 闭眼;
- 缓慢均匀地呼吸(不一定要刻意控制);
- 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到放在呼吸上(别在乎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
刚开始还挺不容易,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走神,等你发现的时候,早已经想了半天别的事情了……但,恰恰是这种“不容易”,才是刻意练习的重点: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点——在当前的训练中,就是你的呼吸。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然后你在反复使用它去调整你的注意力,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一个地方。
现在,已有科学证据表明,坐享(冥想)这种刻意训练,可以直接增大训练者的大脑皮层表面积。大脑皮层表面有很多褶皱(也叫“沟回”),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加其实就是沟回增多的结果。
二、有些问题,意识或头脑中没有答案,可以向“潜意识”寻找答案,而“冥想”是进入潜意识的通道。
我们的外在命运和我们的内在想象,也就是内在意识,是镜像的关系,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外在命运,就需要去认识、去改变你的内在意识。
内在想象中,包括着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说,这是“我”做得选择;
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我”做的选择,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
不过,当我们扩大了觉知范围,觉知到了潜意识的部分时,潜意识就变为意识层面的东西了。通过这种努力,你扩大了你的觉知领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选择,更好的去掌控自己,你的自我因而变得更为成熟而强大。
心理学大师吉利根说,身体的每一份紧张都和头脑中的一个想法联系在一起,所以当你真能放松身体时,就放下了头脑中的想法,也就是放下了意识,这个时候,潜意识就有了最大呈现的空间。
有些问题,意识或头脑中没有答案,可以问自己的更深的内在的潜意识,潜意识会告诉你答案。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事,就试着放空头脑,放松身体,以此和深层次的潜意识建立链接,而潜意识会有一些声音传递出来,这些声音,常常就是答案。
这时你需要做的是:“扫描式感受身体”:
端坐或平躺,这两个方式都可以,关键是从身体正面看,你的脊柱得是直的。一般来说,选择坐着的人比较多,因为坐着容易保持住清醒,躺着容易睡着。坐着的话,可以以打坐的方式,也可以就是普通的坐着。
感受身体的顺序,通常是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从哪个部位开始不是关键,关键是均匀的保持着注意力。
- 闭上眼睛,自然地呼吸,现在我们来花点时间感受你的身体。
- 请感受你的脚趾,就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脚趾上就好,不用使劲,感受你的脚掌、脚心、脚后跟、脚面、脚踝……
- 再感受你的小腿,然后把注意力缓缓向上移动。也许你会感觉到微微的发涨,发热或发麻的感觉,也许你只是感觉到皮肤和衣服接触的感觉,任何可能性都可以,请接受自然而然出现的感觉;
- 感受你的膝盖;
- 感受你的大腿、臀部;
- 再感受你的腰部、背部,感受你的整条脊柱;
- 再感受你的小腹部,也就 是常说的丹田的位置,也许你能感觉到,这个部位有微微发热的感觉;
- 再感受你的肚子、心口、胸部;
- 自然而然的呼吸;
- 再感受你的双手、手掌、手腕、前臂、手肘、上臂;
- 再感受你的双肩,放松……
- 再感受你的脖子、下巴、嘴唇、鼻子、面部、眼睛、额头;
- 再感受你的后脑、头皮。
好,到这里,你已经完整地感受了一遍你的身体。这是从脚到头的过程,然后你可以从头到脚再来一遍。
这个练习的要旨,除了让注意力均匀移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身体不能动。
保持身体不能动地做扫描式感受练习,可以起到接纳身体痛苦并放空思维的双重作用.
而当思维过程和身体过程都放下时,我们就有机会打开通向深层潜意识的通道了。
三、通过“冥想”获得自由意志
在万维钢老师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课程中说:
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认为,人没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的时刻只不过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
那人到底有多少个“自己”呢?至少有七个:
*自我保护
*吸引配偶
*保住配偶
*群体认同感
*关爱亲属
*社会地位
*避免疾病
我们大脑的决策,基本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如果是各个模块轮流坐庄,那么第一,你没有单一的“自我”;第二,你没有“自由意志”。你的行动只是被这些模块推来推去而已。常常是某个模块已经控制你了、已经让你做好决定了,事后,你才“意识到”你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你的叙事自我还要给这个决定编个理由。
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 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那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
不但感情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想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体会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会不断冒出来——这些想法,也是从各个模块中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然而,即使你知道了这些原理,下次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了吗?——很难!
那我们就对这些模块没办法了吗?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获得对事物的洞见,拥有自由意志。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
冥想的形式很简单:
第一步,是坐下,
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 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
这可一点都不简单。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
那怎样才能不受各种思想困扰呢?
就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强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扼杀它们——我们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你就这么默默看着它们从你眼前经过。
达到这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再高一层,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这三种坐享方法有微小差异,我们在实际行动时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好,重点是DO IT。冥想,可以增强“元认知”,联通“潜意识”,让我们获得“自由意志”,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