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当励志不再有效》:为什么我们的情绪总失控?

读书笔记 |《当励志不再有效》:为什么我们的情绪总失控?

作者: 诺年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8:11 被阅读844次

    文 | By 诺年

    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5步锻炼

    一、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全书从心理学和佛学角度,阐述了不平静的根源来自念头,尤其是负面念头,它操纵我们的认知,鼓动我们的情绪,是我们要面对的头号对手。

    念头无形,不断生灭,速度极快,我们很难捕捉它,更别说控制它、消灭它。因此作者提出,要修炼自己的定力和觉知力。

    所谓定力,就是把向外的注意力拉回内心世界。所谓觉知力,就是察觉并知道的能力。它不同于感觉,感觉是一种被动的神经信号,而觉知是一种主动的、清醒的警觉状态。

    有了强大的定力和觉知力,我们就能捕捉到狡黠的念头,让浑浊的思绪沉淀下来,让潜意识浮现,并与正确的道理合体,从而优化我们的潜意识,达到觉悟的状态。

    至此,我们就找到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也是通往人生智慧之路。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人生的意义不应该是追求快乐吗?平静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些,我会在本文的最后,告诉你终极答案


    二、谁适合看这本书?

    (1)喜欢看励志的东西,但又觉得这些对自己效果甚微的人。每次回到现实场景,还是会被打败,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的人。

    (2)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念头(比如焦虑、嫉妒、自责、后悔等)和负面情绪(愤怒、悲痛)的人,全书有观察这些念头和情绪的实操法,本文也会简单介绍。

    (3)期望在纷扰尘世中,找到一条获得内心平静道路的人。这些人不一定是被琐事困扰的人,相反他们可能深深懂得平静的强大力量,已经踏上了修心之路。

    准备好了吗?一起揭开烦恼的谜团,直视内心的暗流涌动,找到通往自我平静之路。



    01 我们的烦恼从何而来

    想象一个场景,你在公司餐厅吃饭,你的上级和一个部门同事走进来,你冲他们招手示意,但他们聊得正开心,只是望了一眼你这边,并没有走过来,而是就近坐在了一张餐桌上。整个过程,他们都交谈得很愉快,直到离开餐厅也没有跟你打招呼。

    你不禁想起昨天有个方案被领导指出有漏洞,考虑不够周全。你开始猜测,是不是昨天的方案没写好,所以领导不高兴了…?

    接着你开始后悔和自责,要是提交方案前我再仔细核对一下就好了…然后开始忧虑,以后会不会领导都不待见我,而是把重任交给那个同事…?

    然后你又觉得自己思想太负面,不该这么胡思乱想…可是很快,新一轮的胡思乱想又淹没过来,一顿饭,让你吃得很糟心…

    其实事情的真相是,他们俩根本就没看到你。

    但胡思乱想,早已把你拖进了烦恼的泥潭。

    你看,让我们内心不平静的根源,其实是念头。

    佛家所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正是此意。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很多人都以为是外界的刺激事件(A)导致了我们不好的情绪和行为(C),但其实他们都忽略了重要的B环节,也就是大脑是如何解释我们受到的刺激,这才是导致(C)的直接原因

    有人会说,知道这个理论不就好办了?我努力去改变大脑对外界刺激的解释(B),就可以扭转情绪结果(C)了,可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念头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02 念头究竟有多强大?

    (1)念头能控制我们的认知

    美国喜剧演员埃莫·菲利普斯曾讲过一个笑话:“过去我层认为大脑是我最重要的器官,但随后我又想,等等,这是谁告诉我的呢?”

    这个笑话如此之冷,却让我们不寒而栗。大脑中的念头居然如此之强大,甚至可以控制我们的认知,并且让我们深信不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精英人士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而不自知,因为他们太“相信”自己的“思维判断”了,并且“执着”,比普通人都要更强烈,所以更难扭转。

    难怪很多人陷入偏执,入了魔怔,都是被念头控制而不知,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但实际上,这种“以为”也是念头告诉他们的。

    是不是细思极恐?

    还没完,念头的强大还不止于此。

    (2)念头能自发调集我们的情绪

    试想一下,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司机紧急停车,旁边的人踩了你一脚,这时候你的感觉神经接收到的信号是——好痛!

    很快念头就启动了——我要逃避或者反击!于是身体根据这个念头迅速调集全身的能量,你的怒火一下子涌上头,恶狠狠地瞪着踩你的人,或者准备破口大骂司机会不会开车!

    你看,整个过程似乎是瞬间完成的,你都没有反应过来,是“谁”让你这么干的?是“谁”把你的愤怒情绪给叫出来的?整个反应链太快了,你都没有意识到,就已经结束了。

    情绪就像条恶狗,念头这个主人一发令,它就猛地冲出来乱咬人,以至于“你”这个主人,反被它们俩(念头和情绪)带着跑,而丝毫未察觉。

    (3)念头能“潜伏”在潜意识中

    这恐怕是念头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我们平时是看不到潜意识,但我们能看到潜意识的结果,那就是习性,包含习惯和性格两层含义。

    每个人都有习惯性地行为、习惯性地情绪、习惯性地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无人驾驶”的自动模式,一旦触发机制打开,全程不受控制和阻拦地自动运行,直到结束。

    就像上面那个故事,在公交车上被人踩了之后迅速发怒,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和情绪,折射的是习惯性的念头我要对别人的错误发怒。

    你看,一旦负面念头占领了潜意识,它们就让大脑和身体启动“无人驾驶模式”,自发并且迅速地完成各种失控的情绪和行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念头的力量如此强大,就没有办法控制它吗?

    有。


    03 让念头俯首称臣

    前面总结了念头之所以强大:

    一是太快,难以捕捉。二是太强,难以抗衡。

    因此,我们的破解方法是:

    第一,修炼自己“迅速捕捉念头”的能力,即“定力”“觉知力”

    第二,修炼自己“抗衡负面念头”的能力,即引入“正见”(正确的见解),优化潜意识。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通过一个故事来讲解全过程。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武侠人士,你的任务是寻找一本武功秘籍(你期望的结果),但你却闯入了一片迷雾森林(烦恼之中),周围有许多透明的幽灵(各种杂念,这里特指负面的念头)在你的身边围绕,它们发出狰狞的笑声,在你的前后左右旋绕,期待在你心智不够坚定的时候,入侵你的身体来控制你(控制你的认知、情绪、行为)

    第一步,开启定力和觉知力

    这时候,你要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入定,即盘腿而坐开启自己的定力和觉知力——周围太嘈杂了,你必须要能够分辨,这些幽灵(念头)都是谁,它们在哪里

    (1)开启定力,就是将向外的注意力拉回你的身体,拉回你的内心世界,让体内气流汇于丹田,渐渐忘却周围幽灵(念头)嘈杂的声音,达到忘我的状态。

    (2)开启觉知力。通过你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身体的能量,感受这些幽灵(念头)给你的刺激,努力分辨它们是什么,在哪里。

    比如,一个幽灵冒出来,在你眼前晃动:“你现在很生气,如果不是刚才救那个人,你是不会误闯进走这片森林的,你就不该救他的……”

    你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后悔

    这时候,又一个幽灵冒出来,在你的右耳边低吟:“师傅让你出来寻找秘籍,你却把自己困在这里,没人会来救你,你也完成不了任务了……”

    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忧虑

    这时候,又一个幽灵轻拍你的肩膀:“你想要武林秘籍,不仅仅是为了师傅吧,还不想输给你的师弟吧,他3年的修炼就取代你7年的修炼,成为师傅最得意的门生,你看看同门其他人看你的眼神,他们都在笑你好可怜……”

    静静觉知,这个幽灵(念头)名叫嫉妒和恨

    是的,就这样不抗拒,也不追随,知道而不反应,安静而专注地,听听这些念头在说什么,看着这些念头在你的世界里逐步清晰起来,明确起来,从透明状变成实体。

    第二步,引入正见,优化潜意识

    当这些念头全部现身,你就要拿起手中的“三把利剑”(正见),将它们一一挥斩。

    (1)第一把:感恩。

    被困迷雾森林这么久,感谢上天还让我活着。感谢师傅7年的教养之恩,如果没有师傅,就没有今天的我。感谢师弟的出现,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用功的人,我应该要向他学习,正是因为有他,我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2)第二把:讲和。

    师傅重视比我武功更厉害的师弟,是师傅的选择。同门师兄弟可怜我的处境,也是他们的想法。我不能用我无法控制的东西跟自己较劲,我只能选择更加努力,拿到武功秘籍获得师傅的认可,或者降低我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如此,我才能问心无愧,心无纷扰地继续好好地活下去。

    (3)第三把:当下。

    救人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无法改变,所以无需关注。而我会不会得救,或者自己走出迷雾森林,那是未来的事,也无需关注。我只需要关注当下,找到这些困扰和阻碍我走出森林的幽灵,抓住他们,消灭他们,迷雾就会散开。

    就这样,用“三把利剑”挥斩那些显现出来的幽灵(念头),觉知一个,挥斩一个。当你把它们通通消灭了,迷雾就会散开,你终将拿到属于自己的“武功秘籍”(人生智慧)


    04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可能要问,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平静?人生不是应该追求快乐吗?

    的确,追求幸福和快乐都每个人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老天爷不会只给你快乐,它通常是买一送一,既给你快乐,也给你痛苦。

    那平静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1)常应常静

    佛陀曾经说过,这世间有第84种烦恼,那就是期望人生没有烦恼。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烦恼永远存在。

    我们说不平静的起源是念头,并且念头不断生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觉知念头,觉知一个,决策一个,是选择放行,让它进入潜意识带给我们正能量,还是选择切断,让它随风而去。

    这种不断觉知和决策的状态,被老子称为“常应常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中的修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可以称之为“修行”,除非你带着一颗觉察的心

    (2)明觉生活

    明明白白地觉知自己当下的状态,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而不自知。

    明觉的生活,会让你“安住”于当下,因为你知道自己此刻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喜不喜欢这样做,需不需要调整状态。

    明觉的生活,还会让你充满好奇。试想一下,你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一颗葡萄,它的外形、颜色、大小、触感,当你剥开它的表皮,你又看到了它的果肉是什么颜色,含在嘴里时是怎样的味道,怎样的感觉,吞下去的那一刻又是什么感觉。你看,当你明明白白地体会自己当下的状态,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和乐趣,你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更丰富,更有乐趣。

    (3)获得幸福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平静的本质,我觉得是“独”。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包括你的身体,你的念头,你的情绪,都是“心外之物”,你只是一个“觉者”,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它们,知道却不一定要做反应

    难怪佛祖在菩提树下静坐六天六夜后悟出人生智慧——“一切众生皆有觉性”,难怪佛祖从不称自己是神,而称自己为“佛陀”——这个词的本意是“觉者”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名“觉者”。

    什么是幸福?

    伊壁鸠鲁说:“身无痛苦,心无纷扰。

    我想,这就是自我平静的终极意义。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内容对你有启发,请点“喜欢”,感谢你的鼓励。^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当励志不再有效》:为什么我们的情绪总失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o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