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28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00:09 被阅读55次

    卷九(三) 【原书卷九·一二】

    姚申甫方伯与沈永之观察,本中表亲,姚姊嫁沈。二人年少时,与余同肄业书院。每见方伯家遣僮担盒,供其子婿。二人同登乡、会科。沈寄姚诗云:“辛勤二老训喃喃,爱婿犹如爱长男。甘脆每教常健饭,苦吟犹记许分甘。”沈殿试二甲第三,姚二甲第二,自后官阶沈必差姚一级:姚为观察,沈为太守;沈为观察,则姚为方伯矣。沈又寄诗云:“平生每好居人后,今日还应让弟先。”余将赴广西金抚军之聘,姚赋诗相留曰:“就使将军重揖客,何如南国有词人?”后四十年,姚竟巡抚广西。余寄书云:“不料当日所谓‘将军’,即此时之阁下,惜我不能来作揖客耳!”永之在书院寄内诗云:“深院蝶娇无语坐,小园花嫩卷帘看。”为掌教杨文叔先生所赏。

    中表亲。古代称父亲的姊妹(姑母)的儿子为外兄弟,称母亲的兄弟(舅父)的儿子内兄弟,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表’兄弟。后称同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为‘中表’”

    姚成烈,(1716—1786),字申甫,号云岫。浙江钱塘人。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任江宁布政使,后历任广东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礼部尚书。与袁枚是同年生、同年肄业于万松书院、同举戊午年乡试。

    沈荣昌,(1713-1786)字永之,号省堂。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诗人、书法家。沈柱臣之子。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乾隆十年(1745)二甲第三名进士。十二年任山西文水县令。二十四年升河南怀庆(今焦作)知府,值黄河决口,亲自修堤三天,又出仓谷赈济百姓。二十六年授朝议大夫。三十一年补兰州知府。三十三年调平凉知府,八月升陕西督粮道。三十六年授宪政大夫。次年补云南驿盐道。四十九年擢江西盐法道。次年调江西督粮道,卒于任。著有《成志堂诗集》。

    健饭,指食量大,食欲好。 宋袁浦《寿冯德厚》诗之三:“祝子长年仍健饭,好书读到夜沉沉。”清吴伟业 《得友人札询近况诗以答之》:“京洛故人闻健饭,黄尘骑马夹城头。”

    分甘,本谓分享甘美之味,后亦以喻慈爱、友好、关切等。《后汉书·杨震传》“虽有推燥居溼之勤。”李贤注引《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溼,絶少分甘。”

    金鉷,(1678-1740),亦名郭鉷(音hóng),字震方,号德山,今辽宁辽阳市人。汉军镶白旗人,世居登州,清朝官吏。父延祚,从世祖入关,官至工部侍郎。鉷初自监生授江西广昌知县,洊升山西太原知府。雍正五年,擢广西按察使,寻迁布政使。六年,就擢巡抚。

    杨绳武,字文叔,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任袁枚肄业之万松书院山长。著有《古柏轩文集》。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所谓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实在是普通人家不能攀比。本条诗话里记载了姚家与沈家联姻及姚家对沈荣昌倍加照顾之事。沈荣昌的诗作里面也充满了对姚家的感激之情。貌似沈家颇为穷苦,事实并非如此。沈家在明清时期,是湖州两大望族之一。沈荣昌祖父沈涵,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会试副总裁。沈荣昌之父沈柱臣,曾任广东某地知县。沈荣昌十七岁那年,因事被逮,沈荣昌骑驴进京,历经险难,脱父于罪。而湖州的另一大望族则是与沈家七次联姻的严家。严氏先祖严觉,明万历三十四年(1506)举人,官巢湖知县。其孙严我斯,康熙三年(1664年)状元。孙严允斯,国子监学正。严允斯孙严炳元,乾隆元年(1736年)举人,官齐东知县。严炳元娶沈氏,归安竹溪举人沈柱臣之女,也就是沈荣昌的姊妹。更让你想不到的是,袁枚的独子袁迟,娶妻沈氏名潞,字月舫,小名全宝,竟是沈荣昌的幼女。上面说的这些家族关系,好像都是闲谈八卦。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家庭出身对打牢诗文基础至关重要,祖上目不识丁,忽然间就出了大诗人,这样的概率,微乎其微。

    附:沈荣昌《两当县端午》

    细草如丝小剑蒲,巧将松叶缚桃符。诸峰拱立咸当户,百卉群飞绕客厨。麦献新畬糅作玉,酒来浮蚁绿成珠。山神应笑公何遽,倚马成吟又速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2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nh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