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分享
彭小六:那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大家看这张图片,这个案例是我在过去的几天里面听彩桐老师在讲关于如何去做高阶的知识管理的分享。那他在分享的最后提出来说,专家级知识管理的五个台阶,提到了存档、提取、洞察、建构,还有重组。
知识管理的五个台阶OK,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在一本书上看书的时候看到的。是在李参老师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这本书里提到一段话,这段话是在讲李敖先生是怎么读书的。那他在讲的时候,我看完他的片段之后我在下面贴了一个小标签,这个小标签是看李敖的知识管理的例子之后,你自己能想到什么?比如我自己想到的是潘灵竹老师手帐知识管理,我想到了王应武老师的知识卡片,这是知识管理的模式。
便签读书法那你看完这本书或者你看完这个片段之后你能想到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这就牵扯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很多人数小六你读书的时候可以想到很多的东西,你能够这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不行?
学习的三个阶段2、学习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准备阶段,就是我们去学一个知识之前,我们具备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可能是心理基础,也可能是知识基础。然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又会有一些动作或者说一些技能。然后在学完之后我们还会有一些在后续的过程当中,对知识的记忆,对知识的理解和处理又会有一些过程。
而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我们今天着重要谈的是在知识获取或者在学习的准备阶段,我们为什么会和高手之间形成那么大的差距?所以这是我们今天核心的要点,是我们在这30分钟里面所要聊的话题。
3、学习过程的状态
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我现在一边讲一边给大家放图片。我们正常的学习过程是什么?就是单向输入,就是书上给你说了什么或者我今天分享给你吧啦吧啦讲了什么,然后你就听进去了,这是一种。第二种稍微高级一点就是你听完以后你可能会做一些输出,比如说你会写读书笔记,你会画思维导图,你甚至会把我讲的内容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是一种方式。
单向输入和输出但这两种方式都是非常简单,是一种单向的输入,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验证知识,没有办法去识辨这个知识,那怎么办?这就要用到第三种我们理解的知识管理或者叫知识学习的状态,学习是构建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自己的记忆当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外界的相互作用构建出新的理解,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学习的一种状态。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这个里面发现除了我们单向吸收这些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行动。这是我们要强调学习的一种状态,因此为什么我说同样是听一个分享,同样是看一本书,有的人他能够理解的很透,能够学为己用,有的人不行就在这里,就是他有没有用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有没有与外界相互作用?所以我们今天着重讲的是前面这一小段叫做有没有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那这种基础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
个人知识系统如果把知识比喻成一块砖头,把我们自己所谓的认知或者知识系统比作是一堵墙的话,那你会发现一个新的知识相当于是什么,是你首先要发现这个新知识,首先要发现这个砖头。你会发现这个砖头好像能够替换出我墙上的某一块砖,那块好像没有这块砖硬,没有这块砖新。我可以起到一个替换的作用,这时我们如果简单的把知识当作获取、理解,或者说存到我们大脑的过程。那实际上我们会出现一种什么问题,当你没有基础的时候,当你没有前面我们在看彩桐老师的PPT,你发现有很多的概念你不懂的时候,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拿到这块砖头你发现你的墙没地方放,也就是在你没有基础承载的时候,你的知识很可能要么被闲置,要么你强行记下来,要么你缺乏利用,或是闲置。所以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现在有很多人跟风一样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你现在现有的知识能不能支撑的了,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种支撑没有办法,那你的知识学了也是白学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晚上想要特别强调的,关于知识的基础部分,我们想跟大家聊的,如何去打造好自己的基础?如何去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或者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我们去做好基础的准备?这是我们今天晚上的重点的内容。
4、做好基础准备的四个步骤
我们先来看第一步,第一步叫做打开视野。什么意思?就是当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自己潜意识里面形成这样的一种意识,就是我现在在关注什么?这个想法或者说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一个词叫色彩域的概念。那所谓的色彩域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当我们去关注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大家现在看这张图你能看到红色吗?
所以我让大家去看红色的时候你会去看,发现还有几个红色的地方,但是这个时候你就很少,或者你就很难去发现原来在这张图里面还有灰色的地方,所以你关注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这是色彩于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像你买了一辆别克车一样,你就会经常看到满大街都在买别克的车子。
那这种方式用到我们学习当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当我们告诉大脑说我要去学习某一个知识的时候,大脑就会帮我们过滤出其他不相干的东西。所以在某一个具体的阶段你想要学什么就关注什么,那些信息就会自然而然从你脑子里冒出来。所以我们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今天看到红色,就会看到满大街都是有红色东西,接下来告诉大家说我接下来要学习时间管理,那在你的朋友圈、微博、公众号订阅里面就会看到很多跟时间管理相关的东西,这是色彩于相关的概念,我们先要让自己打开这种视角,让自己给自己一个暗示,让自己去关注某一个东西,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先入门。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去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的时候,跟任何一个领域打基础或者入门的时候,先要从简单的开始。
先入门,玩起来!很多人就是说我应该去读经典的书籍,我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读一些快销类的或者畅销类的书上面,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当我们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往往是错误的。我们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最先要考虑的是我能不能快速的去进入这个领域,我能不能快速的简单了解它。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说,因为我们前面说你在学一个新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现有的知识做支撑。所以当里面的知识没有支撑的话那怎么办?这种支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去了解一些跟这个知识相关领域的知识。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当我想要去学习财务管理,因为我之前没有接触过,或者说当我想去了解时间管理的时候,或者说我想去了解,彭小六不是说每天要读一本书嘛,这种阅读速度是怎么来的,我想去了解一下,我想去了解跟阅读相关的一些方法,那怎么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去看一些简单入门的书籍,比如说像做财务管理,你先了解去看一下《小狗钱钱》这本书;你去学时间管理那你是不是可以先去学一些番茄工作法?你想去学快速阅读,这时候你是不是就可以先去学王者速读法?
通过这些简单的书籍先有一个入门,先对这个方向技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学一些,比如说《小狗钱钱》读完之后可以深入的去了解跟财务、财经相关的知识。学完了番茄钟,再去学GTD的话就会更加容易理解了,学完了王者速读法,再去看如何阅读一本书,你就知道他的检视阅读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快速的入门,是一个基础,或者说先入门是我们打基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第三步,建立知识框架的雏形。
打好了这些基础之后,我们对一些知识通过一些简单的,我们称之为入门级的书籍学习之后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对这个领域会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如果把构建自己一个领域知识比喻成建一座大厦的话,那这种入门之后的搭框架,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搭的结构,外部的脚手架,以这种形式先把雏形打造出来。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当你想去学演讲,你说演讲应该怎么学,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这个时候你可以先从一本入门的书开始看。比如说我们看到这本书叫《高效演讲》。
通过看这本书有很多的图片,有很多的例子,也没有枯燥的理论,看完这本书之后,你基本上了解书,做一次演讲大概分成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思考,我要定义观众、决定目标、设置环境这些东西。第二个就是我要把演讲逻辑搞清楚,我要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写什么样的导语,怎么样搭建我的演讲结构。第三个就是故事,第四个就是媒介。我去做PPT,我怎么去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发现说原来做一次高效的演讲可以通过这四个步骤来准备,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框架,也就是说我们去做任何一次高效演讲,我们应该掌握的框架,这个框架不是死的,因为我们这本书是一本入门的书籍,那这个框架也相当于是一个脚手架,不是真实的一堵墙或者一个房子,我们需要利用好这个脚手架,来构建这个房子。
比如说当我们来了解演讲简单的步骤是思考、逻辑、故事、媒介之后,那我们接下来就会对这些分支做详细的了解,比如说这个故事我应该怎么讲。比如说在第三个阶段故事里面,我就会专门去看很多或者了解很多跟故事相关的文章、书籍、演讲,去详细的把这块研究。但是前提是基于这个框架做延伸。
第四步,快速迭代。
当你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有了一个简单的框架之后,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快速的迭代,就是说你要快速的用起来。比如我们经常说,有的小伙伴说我要学,我要学很久,起码要拿到什么证书之后才能够干吗干吗,我要成为某一个认证导师之后才做分享做培训,有的人说我要成为三级咨询师之后,辅导别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辅导。其实这种思想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新的知识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用起来,那你想到最后的时候再去用,往往那个时候你的知识已经过时了,这是在学习的时候最忌讳的一件事。
所以我学习的方式是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能保证我这块知识能够建立起来,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搭框架雏形,这个框架雏形搭出来之后它虽然是脚手架,但是我把油布一搭我也可以住人。我慢慢的一堵墙、一堵墙把它砌好,虽然没有窗户,虽然没有装修,但是我还是能住人,等我把水电、煤气什么都装好之后,所以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叫什么?
学习的意义不在于你的收获,而是你能最终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因为我看到很多小伙伴也经常在听分享,经常看别人的文章。但是你发现没有你没有做任何的输出,你没有证明你学的东西有价值,你一定要等到你学的已经蓬满了才行吗,这个时候这个知识已经淘汰了,大家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你的价值在哪里?
所以我学习的态度或者说我学习的方法,比如说当我去学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比如说我想学时间管理,那我学时间管理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一上来就要去通过一年的时间把GTD的思想搞清楚,不是。我最开始的时候学的是番茄钟,慢慢通过番茄钟能让自己养成一些专注的习惯,然后我说当我具备了一些专注习惯之后,我再开始通过一张A4纸列清单的方式来记录我时间开销,第三个又经过了一两个月之后,我这个是再把它升级一下,我把他变成在我的每日清单里面我增加一些吃青蛙的习惯。
然后这个阶段又坚持一段时间,我说每天拿这张纸挺烦的,我是不是可以把它变成用APP的方式来取代。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功能还不是很标准的GTD的流程,我再把它换成do it me来彻底的实现我GTD的思想。所以你看我现在用的时间管理将近一两年时间,或者学习时间管理一两年的时间,这一两年的时间每一个阶段其实我的时间管理都是正常在运行的,没有说我为了研究GTD的每一个步骤我一直在研究,没有,每一个阶段我都是在试用,都在运行,而且我都在做分享。
比如说当我只会番茄钟的时候,我就给大家讲番茄钟有什么好处。当我在做清单的时候我会给大家讲清单有什么好处。每一个阶段我都把我的知识提供出去,变成对别人有用的价值,这是我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说你框架的雏形,当你有了框架雏形之后就相当于说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什么都没有,慢慢的我把一堵墙建起来,就像建房子一样,不断的去替换,不断的在你现有的框架当中去替代很多的东西进来。
所以这是从框架或者说从框架到最后的迭代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说这四个步骤会不会太慢了,有没有办法让这四个步骤快一点?那最快的方式是什么?最快的方式其实很简单,要么你去参加培训,要么你进行主题阅读。通过主题阅读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对你现有的知识进行迭代。因为主题阅读相当于你如果读一本书,你只是听一个老师在讲,而当你围绕着这个专题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相当于你在听跟这个知识领域所有的专家在给你讲这部分的知识,所以就很容易让你的知识雏形框架不变的变强。
就像我们刚才的演讲一样,你可能只是想到了,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四个点,四个步骤,但是经过一轮主题阅读的时候,你可能把他扩大到八个步骤或者九个步骤都有可能,框架在变大,内容也在变大。所以这是我们讲的,我们在学习或者准备阶段如何高效做好出手准备时候的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什么?第一个步骤是我们要打开我们的视野,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要关注什么,第二个步骤我们先从入门开始,我们不要瞧不起入门,入门很容易让我们对一个知识或者对一个领域产生兴趣,并且为我们后面的知识不断的叠加,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然后我们要讲的第三个步骤就是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就是当你入门了之后,当你通过一些入门的培训入门的学习之后,你建立起知识领域的框架的雏形,有了这样的框架雏形之后,后面的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素材元素这些知识信息都是可以不断的往这个框架里面填的。那填的过程当中怎么填,就是我们第四个步骤先用起来,保证任何时刻这个框架都是可以运行的,都是可以拿出来分享的,都是对别人对你有价值的。
所以这就我们说的要成为一个高阶的知识学习者,就要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打好这方面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之后,通过这四个步骤你对某一个知识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才会去进行像我们说的知识管理,用知识管理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我们接下来才会去做应用,我们去实践的过程。
那因为今天还有一点点时间,我们简单讲一讲我们在第二个阶段,比如说在学习我们会怎么学,在应用阶段会怎么应用?我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说在应用的时候,我们一般在学习过程当中,都是会关注什么,我们关注的是know what,也就是我们关注的是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信息。也就是说我们还是处于一种被动接纳的状态,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记住他讲的,记住书本所说的对吧?我们最后告诉人家我听过小六的这次分享,我知道他讲的1,2,3,4,四个步骤。这是我们正常会有的一种学习状态。
而高阶的学习状态是什么?就是我们去Know How。也就是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做。所以这时候你会做一个高阶的学习者会主动的探险。比如说小六讲的四个步骤是怎么来的,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获取这些知识的。这四个步骤他分别会去做一些练习和分析,也就是像刚才讲的入门,我应该怎么入门。刚才小六好像提出来主题阅读来不断的快速迭代,那主题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方式,为什么主题阅读能够进行快速迭代,他会提很多的问题主动的找到这些答案。
这种学习的方式或者学习的过程,就会让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就很难忘记,因为你在学的过程当中,在不断的自己寻找答案。这种自己寻找来的答案很难被忘记,而如果只是我被动的告诉你说大家学习准备之前要注意这四个阶段,你明天可能就忘掉了。
这边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中国历史上清朝有一个很有名的中医叫做徐灵胎,这个人他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比如说他虽然是医学家,但是他读《易经》的时候是这么读的,他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易经》,因为《易经》很难懂,对不对,他把市面上所有的《易经》注解的书全部拿过来读,然后读完之后他自己再结合这些书,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本易经的注解书。
他通过这种阅读方法学习了医学,学习了《易经》,学习了音乐,学习了书法,很多个领域他都涉及。所以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可以称之为我们知识管理的大师,他就算一个。所以他这种学习方法可你会发现他除了自己学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去实现和输出。
所以这是我们说在实践练习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去做的一件事。我们没有把自己学的东西变成输出的内容,所以最后送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是我自己手绘的,这张图从我们去看,去读,去听一个知识的过程,这样的阶段我们会进行思考,第三个阶段我们会对知识进行保存,第四个阶段进行行动。
一个完整的或者一个高阶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这四个步骤。我们在看、在听的过程中,过滤出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或者重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去思考说这些东西我们是怎么理解的。我们会用自己的三观,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描述它,去解释它,去预测它。然后我们会把它存在我们的潜记忆里面,但这种潜记忆需要行动,需要去外部的响应才能让它变成深记忆,变成我们大脑里面有的深层记忆,所以需要反馈,需要外界的刺激,需要去修正需要去放弃,那这种过程怎么实现,就是需要去行动了。
很多人学东西最后败在哪里,就是没有去行动。我们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但是我们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就是在于说你听完这些道理之后没有去用,没有用那这些书这些道理对你又有什么价值?所以所有的学习最后那个阶段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行动当中你才能够得到反馈。比如说小六今天说的对不对?他说的有什么瑕疵或者说我认为他说的内容当中有一些遗漏,我能够把他补漏。这个补漏的过程就是靠你自己实践的过程。你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知道哪些适合你,哪些适合你这类人。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晚上想要跟大家聊的,我们用简短的30分钟时间跟大家聊我们去成为一个高阶的学习者,当然我们侧重的点是在准备阶段,我们说在如何去学一个或者进入一个利于领域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准备,如何去打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之后,我们才能听得懂分享,我们才能明白他们在讲什么,才能明白他们说的内容我们能够延伸一些什么东西出来。有了这样的基础,最后第二个学习阶段,第三个实践阶段,才有我们的根基,才有我们的充足的准备。
课程录音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MzYI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