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变量》之思考~3

作者: Sencer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2:21 被阅读26次

    从技术创新落实到场景使用,作者在书中以极飞公司的无人机为例,让我看到了那些新兴技术是怎么一点点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又是怎么让使用者接受,最后愿意成为新产品的推广者。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停滞在最后的一百米,而这最后一百米的瓶颈,常常是制约着创新者们坚实的壁垒。许多的应用技术,也是因为这最后的壁垒,而成为昨日黄花。

    也就是说,在现在的技术创新中,谁先打通了这最后一百米的通道,谁就会是这场创新者的赢家。而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好像被什么触动到了似的,是对贾斯廷加入彭斌的创业公司而感动,还是为埃隆•马斯克那宏大的目标而感动。说真的,我也弄不清楚了,这些探路者正用自己的行动来向着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进。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第二个变量就是技术赋能。看这一段时对我的震动很大,当一些舆论在唱衰中国经济时,作者正在与一些创业者攀谈,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那些创新者的足迹,通过这些观察,看到了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趋势。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个市场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当技术的性格与市场的性格匹配起来,才是真正的佳偶天成。

    在无人找带寻找无人机,这是作者用的题目,在我们的意识中,无人机是一种比较高大上的技术。极飞公司的创业者却把这样技术运用在农业,这一看似不搭边的产业上。最初极飞公司的无人机多种多样,我们也知道中国的无人机最牛的当数大疆。在经营中他们发现,有家新疆的公司买了一大批他们生产的飞行控制系统,就是不买他们的无人机。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他们的飞行控制系统被组装在农用的植保无人机上面了,这一发现,让他们产生了做植保无人机的想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对农业一无所知的人,经过尝试,看到了新疆广阔的土地,决定在新疆建个农业无人机基地。

    用无人机为棉田喷洒棉花的落叶剂,在人工的成本越来越高,用机械喷洒又会碾轧棉花,于是无人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看到这些技术能找到应用场景,我内心里也是替他们高兴,也看到一些事情的促成,存在着一些偶然性。在创业阶段,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寻找应用场景的三个步骤:一个是选择、二个是适应性、三个是改造。这是作者做一个的总结。

    无人机的路还没有结束,他们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技术,还有让农民接受这种服务。我看到了创业者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进着自己的产品,从使用者那里得到反馈,从这些反馈中看到自己产品的不足。在他们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现实是残酷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在创新的路上正有许多的像极飞公司一样的创业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观察着世界,研发着新的产品。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讲道,新技术逐渐取代旧技术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6个环节:1、新技术成为活跃技术体中的新元素;2、新元素替代现有技术的零部件;3、新元素创造出新需求;4、旧元素逐渐退出,并给新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新技术逐渐成为活跃技术的主体;6、整个社会经济随之出现调整。

    作者认为,在这6个环节中,第三个环节尤为重要,可以说是成败利钝,在此一役。在书中作者用了更广泛的想象力,来想象无人机对农业的影响,还有人工智能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物种的演化产生的影响。

    也可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现在看到的这些都不是最终定论,还有很多的变化,那些变化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机器人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现在有的公司已经在为自己制造的机器人投简历,这些看似很遥远的技术,可能会忽然就来到了我们面前。

    目前来说,这些看到的新技术也都是混搭出来的,经过现实中的场景使用而应运而生的。为什么流水线技术出现在美国,却不是发生在欧洲,这就与一个国家性格有着密切联系。美国人民更追求效率,这可以从他们的快餐文化得到答案,一个贫穷的人可以没有房子,不可以没有汽车。福特T型车的神化也由此产生。

    高铁的技术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的新干线成为靓丽的风景,欧洲国家的高铁技术也是很先进,但是缺乏应用场景。中国的高铁技术后来居上,在应用场景上得到很好的实践,目前的技术已经引领世界前列,不仅在国内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还把高铁卖到了国外,在高铁的建设中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技术赋能将会改变着世界的格局,也会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可以看到技术的魔力是巨大的。人们正在用技术的魔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通过对技术的改造,实现着一个个不可能,我们每一个人也将会在这个技术的创新浪潮中受益。

    读《变量》之思考~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变量》之思考~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p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