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想法@IT·互联网
这些定律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这些定律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作者: 产品空 | 来源:发表于2018-08-12 11:08 被阅读26次

少读书多好书。现在成为我现阶段的目标,之前一直泛泛阅读,虽然书看的很多,但是很多看过之后只记得一个书名,甚至有些书名都不记得了,而这个阶段主要看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现在在阅读是《22条商规》,今天翻阅了前4章,突然有种被人打脸的感觉。作者里斯给我揭示了很多产品营销术的底层规则。

认知定律(第四章)

在市场营销领域并不存在客观现实性,也不存在事实,更不存在最好的产品,存在的只是顾客或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只有这种认知才是事实,其他的都是幻觉。


这个定律我认为是本书核心中的核心,市场营销就是对人们心智的掌控。

最好用的手机是什么?相信很多脑子里面第一个冒出的词是iPhone,乔老爷子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产品,产品体验上在当时手机使用上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降低了人们的学习成本,操作更加自然,哪怕目不识丁的人们也能快速上手,从而在人们认知上烙下了最好用的手机。但是现在你还能从事实说iPhone是最好用的手机吗?我看不见得,但是在人们的认知上已经存在了。

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什么?雷布斯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了,are you OK?是的,小米沿袭了乔老爷子的定位精髓,将手机定位“为发烧而生”,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深刻体现在小米的产品上,“低价格”、“高性价比”这两个特点被小米完美的集于一身。在安卓智能手机刚刚起步阶段,小米手机能通过这样的定位,在中华酷联四足鼎立的市场夺下一片江山,营销手段不多说,通过高性价比的认知植入用户的脑海,其他手机厂商在怎么低价在怎么高性价比也很难撼动了。

逢年过节送礼大家第一想到啥?这又一个营销大师的杰作,1997年每到逢年过节就出现一对老头老太,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么多年了口号式手段的传播。只要要送礼给长辈,去超市脑子里面不由自主的想到就是这个产品。

本书强调产品是不是最好的产品不重要,最重要的确定产品的定位,并将这个定位植入消费者的脑子里面,让用户形成认知,而不是去改变用户原有已经建立的认知。作为企业很容易让营销人员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但是希望改变营销人员的认知从而去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这个是不明智的做法。

海尔集团出海失败的案例,就是试图去影响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定位。海尔集团在美国定位迷你冰箱市场,并通过突破性创新打入了美国冰箱市场,但是它膨胀了,开始进军已经被惠而浦,伊莱克斯等竞争的高端市场,导致产品遭遇了滑铁卢。

国内一直内有深深的痛的两家互联网巨头,腾讯和淘宝,都试图进入各种擅长的市场,淘宝的来往高调发布然后没有然后了,腾讯的亲儿子拍拍现在市场还存在吗?但是两家都是一直觊觎对方的核心阵地。

宝洁的产品策略就比较值得借鉴,给每个产品独立命名并单独进行定位。高端线SKII产品,二线品牌:Olay,洗护品牌:飘柔、海飞丝、潘婷、润妍、舒肤佳。每个产品单独定位不会导致公司品牌受损。

从认知定律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在三次工业革命后产品不再匮乏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处于垄断性竞争的红海市场,怎么样打出产品的差异化是每个产品人和营销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书开篇定位四步法,第一条就是需要找到产品的竞争对手,并确定竞争对手的价值主张。改变原有从内而外的定位方式。找到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并植入到消费人群的脑海中,使其形成对产品的认知。

领先定律(第一章)

成为第一胜过做的更好。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先入为主,要比让顾客相信你的产品优于该领域的首创品牌容易得多。在任何品类中,领先品牌必然是那些首先进入潜在顾客心智中的品牌。


消费者脑子里没有太多的空间记录哪些不出名的品牌,就像陈奕迅唱的,不具名的演员有没有观众,谢谢侬!碳酸饮料你会记得哪几个?支付软件你知道哪些?买空调你会考虑哪几家?

领先企业通过认知定律将自己的定位深深的印刻在消费者脑海里面。不管你产品质量如何,人们把第一个进入他脑海里的产品视为最好的。所以能够第一个进入用户心里的产品,你的营销就赢了。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年年亏损也能获得投资的原因。

滴滴打车以用户出行的便利为痛点通过补贴的方式快速占据市场,虽然钱以千万为单位的烧出去了,但是用户进了,用户的认知度提高了,用户的习惯改变了,这样哪怕Uber这样的国际巨头也难撼动他的地位了。

艺龙和携程这对OTA的双子座,各自有各自在用户心中的定位,艺龙做酒店,携程做旅游和机票,但是双方都想切入到对方的阵营,也造成了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巨头持续的亏损,但是最终以携程收购艺龙收场。

品类定律(第二章)

如果你存在的行业已经有领头行业了,如果你想通过增加品质和提高质量来撼动对方的领先地位,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并不明智。如果这样的情况怎么破局呢?


如果你不能第一个进入某个品类,那么就创造一个品类使自己成为第一。

每个行业都有他领先的标杆产品和品牌,与其直面进攻进行攻城略地,一定会遭遇惨败。这样你需要为进行市场的细分,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创造一个品类并成为该品类的第一。在开发自己的产品时,找到竞争对手的产品并分析出对手产品的价值主张,同时不断问自己,哪些品类是被竞争对手所忽略的,从而进入到那个品类成为该品类的第一。

上文提高过的例子,海尔之所以开始能够顺利占据迷你冰箱的第一,也是因为这个是市场被行业领先的惠而浦,伊莱克斯这些巨头忽略。行业领先冰箱企业需要保持他在家用大型冰箱的领先地位,产品定位为高端家用冰箱,而不是将自己的定位重新定向低端的迷你冰箱市场。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迷你洗衣机行业,当国内洗衣机行业小天鹅,三洋,西门子在争夺家用大型洗衣机市场时,将洗衣机的容量越做越大,同时功能越做越齐全时,迷你洗衣机市场小鸭创造这个品类并快速占据,主打3公斤以下的衣物洗涤,针对婴儿衣物和宿舍衣物的这类市场。

在移动即时通讯行业微信是很难撼动的巨头,如果你准备开发比微信体验更好的产品与之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这个行业连阿里都被深深的伤害了,但是陌陌做到了,陌陌本质也是即时通讯但是主打的功能不说大家都知道,从而开创了该细分品类的第一,在用户的心里微信是熟人之间的社交,但是在陌陌在用户心里就是人类原始激情的释放。

同样在手机行业,OPPO和vivo在非智能市场主打音乐播放功能,从而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在智能手机时代,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高性价比有小米,老牌劲旅华为和荣耀,互联网品牌手机各种黑科技,OPPO和vivo主打拍照和充电这两个细分市场,并占据用户的心智。同时让他们的口号成为了流行,“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

消费总是倾向于使用自己喜爱的品牌,但是消费者也非常愿意尝试新品类的产品,但是很少消费者会对更好的产品感兴趣。当你的品牌是第一个品类的公司,不要犹豫,你要快速推进产品的发展,因为这时这个品类在市场是个空白,而你需要告知客户的是为什么要去消费这个品类,而不是消费你们的产品。

心智定律(第三章)

如果市场营销是一场争夺认知而不是产品的战争,那么在进入市场之前应该率先进入心智。抢先进入顾客的心智要胜于抢先进入市场。


这个心智定律源于认知定律。心智定律似乎有背领先定律和品类定律。这个定律告知市场营销人,哪怕你是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品牌和产品,但是有可能你并不一定能成功。

在微信开发即时通讯的是米聊,但是最终米聊并没有成为市场的巨无霸,而是成为了米粉聊以慰藉的产品。统一和康师傅在台湾市场,统一的市场占有率要高于康师傅,但是进入大陆市场后,高端方便面市场被康师傅雄霸多年,同样的方式康师傅在软饮料品类快速推出绿茶和冰红茶。

在认知的争夺战中,谁能够快速抢占用户的心智才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想在别人心中获得全新的认知,不能采取柔风细雨的方式来影响,而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抢占用户的认知。资金是必可少的条件,但不是关键条件。这个是传统营销解决占领用户认知的方式,传统营销试图通过资金方式来改变用户的固有认知,而不是建立用户新的认知。以疾风骤雨的方式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来让用户形成一个新的认知。

通过阅读本书前四章,对我产品思维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审视自己过往而现在的工作,并没有从品类定律出发去思考产品的问题,而是以既有的优化现有市场产品体验方式出发,试图做出更好的产品。而给产品定位也是基于竞品对手的价值主张出发,没有试图去发现和创造一个新的品类。而从职业定位来看,并没有从新的高度出发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给自己一直定位现有职位,在职业技能上就会有所停留,展现给我的消费者(领导和客户)就是现在模样。通过品类定律和心智定律,在职业发展中如果要定位一个更好的层面,就需要在快速在领导和客户认知进行突破。

相关文章

  • 这些定律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少读书多好书。现在成为我现阶段的目标,之前一直泛泛阅读,虽然书看的很多,但是很多看过之后只记得一个书名,甚至有些书...

  • 现实狠狠给了我一巴掌

    20岁,这个年龄让我成长了许多。由于读书早,今年20岁的我,开始了苦逼的大四生活,大四,意味着什么?快要毕业,毕业...

  • 现实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一个月前,也就是2月14号情人节那天。他跟我说:“今天是情人节,没能在你身边。回学校我们过3月14的白色情人节怎么...

  • 喝酒吗,

    有点冷,冰冷的啤酒像是要把我打回原型。 怪我不争气,这现实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 我该去哪儿搞钱?

  • 长大

    我以为,我永远长不大, 我以为,我永远会任性, 我以为,我永远可以哭, 可是,现实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原来,我也...

  • 你我都难受,对吧。

    你我都难受,对吧。 嘴上说着还可以做朋友,现实给了我们狠狠的一巴掌。 这不是什么有缘无分,或者有份无缘。 而是,我...

  • 一个人

    以前不相信业界的异地恋崩盘传说,总是觉得自己能够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可是事实却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温柔、稳重、诚...

  • 2019-08-21

    现实狠狠给了我一巴掌,昨天还在计划国庆节的时候去玩。真的是确实没什么资格再去玩了,现在我是知道自己的英语是有...

  • 好像命运给了我一巴掌。

  • 度?

    不喜欢计较 我以为人与人之间都会谦让宽容 不喜欢猜疑 我以为人与人之间都会真诚守信 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 难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些定律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qs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