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原文刊登于《学与玩》
传说在远古时代,没有盛东西的器皿,人们喝水吃饭都用手捧,非常不方便。有个叫宁封子的人,是黄帝身边的一位能工巧匠。一天他捕捉了几条鱼,架在篝火上烤,准备美餐一顿。可是不小心把鱼烤焦了,他有点懊恼,就在地上抓了一把稀泥糊住剩下的几条鱼,扔到了火堆里。正在这时黄帝命人叫他过去,他走了三天之后回来,忽然想起烤鱼的事,急忙扒开火堆,发现鱼早就烧焦了,但是外面裹着的泥却成了一层硬壳。他灵机一动,拿起烧焦的土壳,到河里盛了水,发现水没有漏出来。他很兴奋,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尝试,最终烧制出了可以盛水盛饭的陶器。黄帝得知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就任命宁封子为“陶正”,主管烧陶一事。
这个传说体现了先民们的勤劳智慧,实际上,陶器确实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美国《考古学》杂志评出的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中,我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的二万年前的世界最早陶器入选。陶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最早的陶器来自于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虽然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但制陶已经相当普遍。经历了先秦两汉,到了唐朝,制陶业繁荣起来,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
此后,随着更加精美的瓷器的出现和发展,陶器生产加工步伐逐渐慢了下来。如果把瓷器比作轻盈、灵动的舞蹈,那么陶器则像浑
厚、粗犷的歌声。 唐三彩釉陶马 陶器除了可以用来盛装、储存食物和水,作蒸煮的容器,陶笛 还被用作乐器 (如陶笛、陶鼓、陶铃、陶钟、埙等)、礼器和冥器。礼器是古人在举行祭祀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冥器来自于古人以物陪葬的习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