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记真实
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222]篇

黄花风铃木,属紫葳科,风铃木属落叶乔木,花冠金黄色,漏斗形,花缘皱曲,春季3-4月开花,先花后叶,性喜高温,广东省东南部具有种植黄花风铃木的理想土壤条件。
它的名字,它的简介,在我昨日去观赏之前,还是第一次听说。
趁着周末,趁着春暖花开,正是赏花好时节,又是去观赏一种之前从未看过的花朵,我和朋友们兴致勃勃定了去中山的行程。



从深圳到目的地中山,顺利的话路上的行程需要1个小时。倘若不顺利,就如我们昨日一般,光是来回在大巴车上的时间就足足5个多小时。或许是周末的缘故,当我们途经必须经过的虎门大桥时,塞车简直是必然。其中堵塞的程度严重到,我小睡一趟醒来,发现位置几乎还停留在原处。
早上八点五十分出发,抵达中山--孙中山故居,已是中午十二点半。匆匆吃罢团餐,先去马路对面的孙中山故居游览。尽管我一向对名人故居没什么兴趣,但既然已是安排的行程,又到了此处,也没有不进去一观的道理。
旁的不说,后人对前辈们的故居,实际是在原来故居的基础上扩建形成。其中,孙中山先生的真实住所只是一栋小洋楼,内设客厅、卧室、厨房等必备居处。而从小洋楼出来的场所,则几乎将孙中山先生出生所在地--翠亨乡囊括进去,里面设有其他名人展厅、孙中山纪念馆、民俗展示厅(理发、小卖部、寿堂、喜堂等一应俱全)等。
故居固然是综合了那个年代的文化,却难以寻觅曾经的真实存在。想来,这样的场所更主要的存在价值,是给现在的后辈们提供一个缅怀的平台而已。


终于,我们搭车前往黄花风铃木的所在地--云梯山。
愈接近云梯山愈能从路边看到黄花风铃木的影子。它们被零星种植在路边,一阵风吹过,就有那渴望和大地亲密接触的花朵落下,耀眼的黄色让阴天也显得不那么暗淡。
等我们下车,却有点小失望。原因在于,和想象中漫天遍野的黄花风铃木不同,这里的花群并不茂盛。因着黄花风铃木属于落叶乔木,树底下铺陈着厚厚的落叶,而花朵们在枝头没有开的严严实实,咋一看过去,甚至有些稀稀拉拉之感。
走到林深处,这样的感觉才慢慢消退。或许是因为背阴处和向阳处的区别,高一点地势的黄花风铃木比矮处的花朵要繁茂的多。尤其是游道两旁,有喜爱热闹的花朵探出头来,让喜欢与它亲近的游人可以亲密接触,衬的天光也亮了许多。





除了主要观赏植物黄花风铃木之外,景区还有其他的花朵。
油菜花、硫华菊、格桑花,不同颜色的花朵,各自有所规模。与起点缀、护栏作用的小风车一块,吸引了大部分游客的目光。走的累了,就地坐在花丛旁边的草厅,一阵风吹来,也算舒适。



除此之外,景区还设有供游人遛圈的小马,彩虹飞碟、射击气球等游戏,在花丛繁盛处,也单独筑有孔雀、小熊、小兔子等供游人拍摄的景点。
然而,这些游戏也好,特别设置的景点也罢,真正适合的是携带孩子前来游玩的小家庭。对我们这些为赏花而来的游人,就显得乏味许多,甚至对小贩们一点小用心就能轻易赚取游客钱财,而游客们偏偏还乐此不疲的行为小小感叹一番。

待到回程,又是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此时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经过去年的从化天湖,到顺德的粉黛乱子草,今日的黄花风铃木,忽然发现,每一次兴冲冲的赏花之行,到后面都有些微的失望。或者是安排不恰当,或者是花木没想象中美丽,也或者纯粹是我心态不够好,没能感受到想再次一游的兴趣点?
总而言之,对这类的赏花之旅,深以为是敬谢不敏了。想来,自行前往或者自己去寻找的乐趣或者换一种游览方式,会更愿意投入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