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写作营每天写1000字散文
李克富 || 别让抑郁成为唯一的武器‬

李克富 || 别让抑郁成为唯一的武器‬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05:18 被阅读1923次
    抑郁症患者的天才之处不在于高智商的聪明,而是他们的“机体智慧”比一般人要高一些。和抑郁症患者打交道,能够用心去感受他们就足够了,很多解释在他们的智慧面前都是多余的。

    这是抑郁的表现这一!

    症状是人体对于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伤害所作出的保护性反应。关于这一点,在咨询过程中我会先用生理症状给那些有心理问题来访者举例说明,比如咳嗽这一症状就是试图排除侵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发烧也是机体想通过体温升高的方式烧死体内的细菌或病毒。

    作为医生,我当然知道这样的说法不严谨。但在严谨和通俗之间,此时我只能选择后者,因为需要我帮助的不是科学,而是一个可能连科学常识都不懂的人;我之所以采用类比,也不过是想让他明白心理症状比如抑郁,也像咳嗽和发烧这类常见的生理症状一样,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罢了。

    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以症状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叫初级获益。一般情况下,在咨询过程中对此专业术语我只是让来访者理解但不会细说。但是对于与之相对的次级获益,我则是严格按照动力心理学的步骤即面质、解释、领悟、修通认真对待的。

    当然我不会傻到直接去问“自从您有了心理症状后都得到了什么好处”,甚至连“症状不仅使我们初级获益,的确还有次级获益”的事实,都不会直接说。

    “当您病了,比如感冒之后,是不是能得到更多关照啊?比如可以光明正大、心安理得地休息,而且还可能有人鞍前马后地伺候着。”那天我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这样说。

    见他点头,我又问:“跟我说说,您都得过什么病?得病后都受到过哪些特殊的照顾?都是谁在照顾您?”

    此处的“病”我指的并非他的抑郁症,但如果他能够这样理解,那我则求之不得。

    像多数抑郁症患者一样,对于如此具体的提问,他也跟我说了很多。

    待我感到时机已经成熟——他有了主动说话的欲望,情绪也开始提升,关键是眼中不时有亮光闪过,就突然笑着问:“如果没有了抑郁,您还有什么可靠的武器来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那些烦心的生活琐事呢?”

    他一愣,笑了。

    当症状成为武器便会二次获益。

    如果您像我这样也接待过大量的抑郁症患者,对我刚才所采用的伎俩定不陌生,您也一定相信那位抑郁症患者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请注意我刚才的提问,那是一种看似婉转柔和实则直接严厉的“面质”,他的笑容足以证明其已经“领悟”,而在无意识层面,至于我为什么将抑郁比作他的武器,就没必要对其解释了。

    有位著名的抑郁症患者曾说,得抑郁症的都是天才。这话没错——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傻子患上抑郁症的。当然,抑郁症患者的天才之处不在于高智商的聪明,而是他们的“机体智慧”(organismic wisdom)比一般人要高一些。罗杰斯说,这种智慧是有机体自身拥有的一种评价经验的能力,如果再与积极心理学认为的“抑郁症患者看问题太现实而缺乏积极的错觉”联系起来,还真能自圆其说。

    和抑郁症患者打交道,能够用心去感受他们就足够了,很多解释在他们的智慧面前都是多余的。

    我笑着进一步追问:“回答我啊!除了抑郁,您还有什么武器呢?”

    他还是笑。但我能看得出来,在笑的时候,他更是在想。

    只要他在想——在我的引导下去想,那就是我的成功,因为他在想本身就将自己置身于修通过程中,而此时的想就是“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这被认为是心理咨询起作用的六要素中的最后一个。

    接下来,我只要让这位抑郁症患者不再将抑郁作为自己唯一的应对武器,他的修通就会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坚持下去,他沉浸在抑郁状态中而次级获益的生活就可能被打破,日子就能日渐自由、自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陈加茂:老师的方法,用另一个视角看抑郁,武器,其实很多人是患病的同时很焦虑自己是抑郁,老师的解释应该让他们不再焦虑于自己的抑郁症了。
      • 王振法:专业娴熟,谆谆引导:smile::smile:
      • 付海霞_3107:症状是人体对于来自于内部或者外部伤害的保护性反应。
      • 南宫无争:得过产后抑郁的我一路走出来之后回头看,那不过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肯糊涂”罢了!
      • 呵呵无言:或许还有没被发现的另一种抑郁。不是缺乏,也不是被动……
      • 059737a339e8:因为看得太现实,不愿听不愿见的他们为保护自己得了病。如若想治病,要么虚化自己的主观体验,要么换种保护方式。
        前提得是意识到且能接受自己的症状。
      • 王明鹏:提问来自思维理念~防御好处,行为习得也可以减去
      • yy点点:当症状成为武器便会二次获益。
      • 唐铭含:“看问题太现实而缺乏积极的错觉”,好扎心
      • aa192dca9d85:好文,简单深刻!不过机体防御也有积极的一面。记得前年夏天去南方一个很贫穷潮湿的地方自由旅行,小城脏乱,人黑瘦小,内心深处就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意识层面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太矫情。然而,连续三天,每天半夜或凌晨就开始呕吐,白天就好好的。后来马上离开,好好的。有时,机体无意识防御也是一种远离伤害的督促。所以,采取抑郁方式应对烦恼也是一种机体伤害的时候,那么就赶快远离吧,换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挺绕的昂)😇 😋
      • 漂亮的花:事情只有一个选择便被困住了,凡事至少有三个以上选择。当有其他选择时,便自由了。
      • 闻岱:我接触的案例中,抑郁的人大都有才华,比如写作。当然,更多的是自我觉察,的确缺乏“积极错觉”。
      • 博慧心理:想起了《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原因论还是目的论,不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了抑郁,而是抑郁是想得到好处的手段。
      • 苗尔平:机体智慧: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有一种评价事件的能力,表现过程是‘’有机体评价过程”。这种评价不依赖于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个体意识层面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需要的满足感来评价。他认为,人从出生后,不断与外部世界互动,个体不断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关联系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罗杰斯认为个体满足感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直,机体的评价标准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 老貘的春天:防御性的保护罩,保护了无助的自己,同时也关闭了通向外界的门户…
        李克富:@老貘的春天 :+1:
      • 晋春77:生病原本会获得他人给予的更多,抑郁并不可怕,如同感冒一般,重要的是相关者如何看待这个患者,如何对待这个患者,用心跟老师学习应对很重要。
      • 徐滨清: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太多,除了抑郁还可以有很多应对的方法,拥有多种应对方法的人活得自在轻松。

      本文标题:李克富 || 别让抑郁成为唯一的武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a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