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来访者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敢改变”或者觉得自己“不能改变”。从动力学角度看,意识层面所谓的“不想”只是在无意识层面对“不敢”或“无能”的防御。不看。不听。不说。
问题:“三不”现象
咨询中,常常遇到有的来访者不想自己改变而只想心理咨询师能直接解决他们想解决的问题。这时,咨询师该怎么办?
当经过艰苦工作使其认识到改变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愿意改变后,却不愿行动。这时,又该怎么办?
再次当经过努力让其开始行动后,来访者却无法坚持。这时,该怎么办?
不想改变、不愿行动、不能坚持,是常见的现象。这种“三不”现象有时会体现在一个来访者身上。咨询师必须善于应对。
“三不”紫砂艺术对三个“怎么办”的回应
相比较于“不愿行动”和“不能坚持”,“不想改变”更加基础,因此应置于首要位置而加以对待。
作为一种临床现象,我所遇到的“不想改变”可具体分为多种情形,其应对方式自然也各不相同。
有的来访者根本就没有求助动机而完全被逼迫而来,有的甚至是被骗进了咨询室,因而他们对于那些逼迫或欺骗者充满了愤怒、仇恨等负性情绪,有时候这种情绪会“泛化”到咨询师身上,把咨询师视为同谋。此时,我会对这种情况下的“不想改变”或赶紧逃离等表现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并尽可能根据当下的状态而积极应对或先处理其负性情绪。的确有不少来访者会因为我的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而有了建立咨询关系的欲望,由最初的“不想改变”产生了可以试试的动机。这样的来访者以孩子最为常见。
另外一种“不想改变”的来访者也极其常见,他们对心理咨询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就不知道心理助人是“助人自助”的本质。就我所见,他们的来访,常常是听了别人的建议或出于自身的好奇。这其中有人以为心理咨询师有什么锦囊妙计,买到一个就能万事大吉;还有人觉得心理咨询就像医生看病,只是被动吃药便会药到病除,或者只需躺在手术台上等待着医生的妙手回春足矣。对于此类来访者,尤其是后一种,我会为其讲明心理咨询所采用的是“求助者主动的模式”——没有一个咨询师能够帮助那些“不想改变”的人。
必须指出的是,很多来访者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敢改变”或者觉得自己“不能改变”。从动力学角度看,意识层面所谓的“不想”只是在无意识层面对“不敢”或“无能”的防御。如果遇到那些直接向我表达“不想改变”的来访者,我会直接以“不敢”或“不能”对其面质。
按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不愿行动”只不过是“不想改变”的另一种说辞。一般情况下,如果来访者不脱落且能够遵从咨询设置,可将“不愿行动”视为阻抗而予以处理。从技术层面,我经常采用的是“矛盾意向法”,比如告诉求助者:“既然您‘不愿行动’就努力维持着当前的状态而不去行动好了,只要您能坚持找我咨询就行——咨询本身已经将您的‘不愿行动’变成了行动。”面对这样的来访者,要密切关注咨询关系,尽可能少地与其探讨诸如为什么“不愿”,恰当的做法是避开那些让其“不愿的”行动,而选择哪些行动是来访者“愿意的”——此即积极关注。
“不能坚持”是最容易也最难解决的问题。说它“最容易”,是因为在习惯形成之前人人都“不能坚持”,正因其普遍存在就不能被当作问题。比如,我们让来访者去坚持的,我们自己也不见得能够坚持做到。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旦被当成了问题就成了最难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来访者能够坚持?
三不猴我的经验是:
第一,恰当的目标设(商)定,确保不难(稍微努力即能达到)又不易(只要不努力就会放弃),对此难易程度的拿捏有待于足够时间的尝试。比如,让求助者记录自己的情绪时每天记录几次合适?或写观察日记时,求助者最好写多少字?
第二,咨询师严格的监督检查。在我的门诊上,如果布置了家庭作业,助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检查求助者是否按质按量地完成,一旦发现完不成或拖延,及早发现、提醒、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将“不能坚持”等同于缺乏意志力。岂不知,“意志力是个过分简单化的概念,在科学上是无用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7版,第382页);“现代心理学家通常用自我控制或冲动控制来替代意志力,使用这两个词的负担更小,而且能够与环境因素相联系,并可以用于探究大脑机制。(第383页)”相关知识和操作技术可以参考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所写的《自控力》一书。
掌握了这些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理咨询技术,就会知道,“不能坚持”其实不是求助者一个人的事情,它所暴露的正是我们这些咨询师缺乏“实战”能力。
网友评论
每个人的难题
今天的文章详细到就差手把手了
世上心理距离最远的人也许还是家人,而最亲最近的那个人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