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
压力反应,包括主体感觉到压力源后出现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
压力作为一个过程,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的结果,不同程度的增强或降低主体的健康水平。
(二),压力源的种类
1.生物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声,气温变化等。
2.精神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识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等等。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这是一组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分两类:
①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
②是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状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型,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源绝大多数是综合的,我们面对这类复杂的食物,绝不能用简单的思维方法对待。
(三)压力源的测评
1.社会再适应量表,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
2.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坎纳编制的两个量表:
①是日常生活中小快乐的量表。
②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
研究表明,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重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3.知觉压力的测评
知觉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现实生活提出的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测评知觉压力是让个体说出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类: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二,压力的适应
(一)压力的种类
按强度,压力可分为如下三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在某一时间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的压力。“如吃一堑.长一智”
2.叠加性压力,是指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它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
①同时性叠加压力,“四面楚歌”
②继时性叠加压力。有人在衰竭阶段被第二组压力击垮。
3.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
强大的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类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
该症候群的产生及特性有三个阶段:
①惊吓期,“失魂落魄”的状态。
②恢复期,“后怕”
③康复期,康复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须的。早期干预是通过催眠、暗示来解除精神障碍,到后来,发现让受害者在社会中与健康人一起工作,或者让患者与其他类型的受害者共处,对缓解症状比较有利。
(二)压力的适应
1.警觉阶段
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2.搏斗阶段
①警觉阶段的生理生化指标在表面上恢复正常。②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③由于调控压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3.衰竭阶段
进入第三阶段,外在压力源基本消失,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经过修整和养性仍能康复;如果个体不能适应,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在压力下的人,必然发生危险,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在适应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三,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有两种解释:
1.体质、压力论,2.器官敏感论。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上的逻辑过程(逻辑流程)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相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中介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二是消解功能,使是事件的相对强度减弱。
①认知系统
a认知、评估作用,b调节控制作用
c人格。
②社会支持系统,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的有效缓冲器。
③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是压力的中介系统,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和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或消减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
3.临床相阶段
临床症状又有及时型症状和滞后性症状两类。是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滞后型的临床项是压力在中介系统处理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