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
从今不羡方三拜,赏识应同及第看。——闲读《随园诗话》(107)

从今不羡方三拜,赏识应同及第看。——闲读《随园诗话》(107)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22:46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二·六】

六合彭厚村,家资百万,慷慨好施,年六十,而家资罄矣。不得已,辞家远出,卒于乃弟孝丰署中。葛筠亭哭以诗云:“头盈白发翻为客,手散黄金可筑台。”又曰:“侠传众口难为富,患在无钱不认贫。”真厚村小传。其弟迪庵,葛弟子也。葛往访之,赠诗云:“笑随童叟来听政,要借云山去赋诗。”《在西湖夜望》云:“月光山色静窗扉,夜景空明水四围。多少渔灯风不定,满湖心里作萤飞。”葛诗笔绝佳,半生为时文所累;然高达夫五十吟诗,故未迟也。

六(lù)合,今南京市六合区,位于南京市北部。六合古称棠邑,后因境内有六合山而易名六合,最早见公元前559年(周灵王十三年)于《左氏春秋》。古之六合,即棠邑范围包括今天的六合区全部,南京市浦口区大部分,安徽省滁州市大部分,隋开皇年间才改为的“六合”,因其境内有六峰连绵,蔚为壮雄,可惜之六峰,遗在今浦口。六合之地行政隶属关系变化复杂,1975年11月,六合县由扬州地区划回南京市后,至今未变。

彭厚村,(资料缺)

孝丰,指孝丰县,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区的一个旧县名。其行政范围包括今天安吉县南部的孝丰镇等地,旧县城在今孝丰镇。孝丰县于明时分设。在清末太平天国时期,孝丰县是重灾区,导致人口急速下降。1958年被撤消并入安吉县。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才子传》评高适说:“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闲言碎语】

我读诗话,多要弄清诗话所涉人物情况。无论是作者,还是吟咏的对象,只有弄清楚他们的经历、事迹,才可以更加深入的体会其诗句的内涵与精妙。但在这条诗话的人物,基本上都没有找到资料。尤其是所载诗句的作者葛筠亭,未能找到一点生平事迹。从这条诗话本身内容上看,葛筠亭应该是个老秀才,一直在科举之路上拼搏,但终未能够搏取功名。可能曾经在六合彭家坐馆或开设私塾,教过在浙江省孝丰县当知县的彭迪庵。与彭笛庵的兄长彭厚村也相熟。葛与袁枚的朋友何士颙也是好友,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六》记载了其为感谢袁枚刊刻何士颙而作的赠诗。

【原书补遗卷六·六】:彭太守赍酒馈葛筠亭,路上为仆人所覆,葛调以诗云:“食指而今笑不灵,黄堂佳酿剩空瓶。分甘特教贻‘三雅’,束带忙传接‘五经’。徐氏圣贤来有信,阮家兄弟去无形。路傍破甑公休问,对菊依然我独醒。”余为其友何南园刻诗,葛又谢云:“搜得遗编带泪刊,怜才出自大贤难。鉴空遇物无逃影,花好逢春立改观。恩到九原知己少,名留千载夜台安。从今不羡方三拜,赏识应同及第看。”余尤爱其《吊马湘兰》云:“天教命薄为官妓,人实谁堪作丈夫?”

从《诗话》一书记录的葛筠亭的诗作来看,葛诗的风格清雅、淡远,也有不少风趣,而字里行间透出的深刻见识,令人赞叹不已。其挽乐施好善、慷慨大方而致贫困的朋友彭厚村诗“侠传众口难为富,患在无钱不认贫。”此一句让我想起了不少这样的老朋友,一味的帮助别人,有的甚至借钱帮助他人做生意,最后弄得一贫如洗。最后得了一句评价:“人是好人,就是太傻!”当然,我无意指责这些朋友的举动,但其个人在对钱财问题上处理是不是也有不足呢?我觉得,他们在后期也是被乐施好善的名声绑架了,没有认识到“侠传众口难为富”,却还在脑子里“无钱不认贫”,强自己之所难,把自己逼到穷困之路上去了。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汲取教训啊。

《原书补遗卷六·六》因袁枚为好友何士颙刻书一诗,对袁赞不绝口,同时,也揭示与抨击了一个世间常见现象:文人多相轻,人死更薄情。作为一个半生还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此中体会更加深刻,因此,对袁枚之举不胜敬佩:“从今不羡方三拜,赏识应同及第看。”这里的“方三拜”,是唐朝诗人方干的典故。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载:“诗人方干,亦吴人也。王龟(按:王龟,唐懿宗时御史大夫)大夫重之。既延入内,乃连两拜。亚相(官别名。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若缺丞相,常以御史大夫递升)安详以答之,未起间,方又致一拜,时号‘方三拜’也。”葛筠亭称,方干给高官三拜不足为奇,身居高位后对昔日穷朋友依然真情以待才弥足珍贵。这句诗,绝对应该成为我们交友识友的宝鉴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今不羡方三拜,赏识应同及第看。——闲读《随园诗话》(1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ey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