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什么呢?起初是为了梦想,现在还有他想知道的真相!
黄生仿佛天生骨子里面就有一股沉默的劲,这种沉默压着他,把他变得存在感越来越弱,越来越普通寻常。但是在这股沉默的下面,也压抑着他多年以来,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的梦想。
这个梦想,从他十四岁那年就开始了,那年他还在上初一,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开始尝试着去写作,写小说,写诗歌。如今十年过去了,他成了二十四岁的待业青年,他在写作的事业上依旧一事无成。
他毕业了,他身边的人也都毕业了。他们身上,大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梦想和坚持,有的想成为歌手,有的想成为画家,但这些都在毕业之后通通放弃了。
人生的常识告诉他们,要结束了,所有的梦想,都要对现实屈服了,于是他们就纷纷随着人流,投入到社会中去了。
真的都结束了吗?
黄生也是这么想的,他也要去出去了,他也要放弃自己的坚持了。然而就在这时候,他却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他却让他改变了想法,坚持留了下来。
秘密就在这座杏林大学的图书馆里面。
黄生在学校的时候,是个书痴,空余时候经常会钻进图书馆里面。他看书从来没有固定的口味,他什么样的书都看,什么样的书也都能看的有滋有味。他看热书,也看冷门的书。
有一日,他偶然间翻到了一本十分冷门的小说,是由一个七十年代的,叫做空丰的作者写的,书名是《家乡的田野》,书的封面很是简陋,也很简单,蓝色的封面,黄色的大字,只写着书名和作者名,其余的一概没有,就连后面的出版社都没有。大概是有,只是时间久了,磨掉了,磨光了。
看着这本书,黄生莫名的有了兴趣,就拿着去看了。小说本身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思念家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一生颠沛流离,身世的浮沉令他不得不走遍他乡,但是身在他乡的他,经常想念自己的家乡,特别是自己小时候经常待的田野,时常想起那时候的趣事,这也成了支撑主人公活下去的信念。然而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下,各种阴差阳错导致了主人公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回到自己梦中的故乡,不得已最终客死他乡,埋骨别地。
故事虽然深刻,但并不算新颖。只是当黄生看到最后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张小记,是用手写了然后再印出来的,字并不十分好看,反而有点歪歪斜斜,中间甚至还有些涂改圈画的痕迹。然而就是这么一张看似普通的小记,却改变了黄生那时候要出去的想法。
小记并没有讲述作者自己的生平,或者感语寄语,而是写了一段听起来令人有些莫名其妙的话:
我想我已经觉察到它的存在了,它很可能是真正存在的。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我们这些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而逃脱了它的安排呢?偶然吗?侥幸吗?还是冥冥之中有另外的力量在与之抗争呢?它到底是凭借着什么而存在呢?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呢?真的能够控制所有的人,安排所有的人吗?假如这是真的,那么曾经的那一部分人,那一部分更厉害的人,他们究竟经受了什么?我的天,我应该怎么做?这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我应该怎么做?
整篇小记里面,充满了许多的问号,而且并没有分段,仿佛是在心情十分复杂焦躁的情况下写完的,仿佛是存在着满腹的疑惑不解,恨不得一口气都问出来,连一些语法段落什么的都顾不得了,就只是想写出来,仿佛就只有在那一段时候,才最能清醒一样。
黄生其实也并没有完全看懂这段小记的意思,它更像是一个精神有点失常的人胡乱写的,但是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思想逻辑都很清晰明了,并且印刷出来了,和小说印在一起,这说明,作者这时候思维是正常的。
那么,是恶作剧吗?是作者,或者某个印刷的人的恶作剧吗?只是为了好玩?这都似乎无从考证,毕竟这本书的历史实在有点久了,而作者似乎没有什么名气,黄生在网上没有查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
正常人一般这时候也不会过多的纠结这件事情了,更不会因此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但是黄生不一样,他看不懂段小记,但他却感觉到冥冥之中,这段小记中似乎隐藏着真实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跟自己有关系的,再进一步来说,他感觉,这里面或许能够找到有关于他的作家梦一直无法实现的秘密!
于是,他决定留下来,他决定就在这座图书馆里面,继续寻找线索,并且他也并没有放弃写作。他有一种预感,越是坚持,或许越能接近真相。
十年了。十年完不成的梦想,还有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吗?有!那就是二十年!
"黄生,你真的这么决定了?"
"阿生,你还是跟我们一起出去北漂去吧,我们去大城市去,去闯荡去!"
"生,老实说我不懂你,我们已经不小了,不要再执迷不悟下去了,为了不切实际的梦想,你真的要赌上自己的一切吗?"
"不合适就是不合适,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是金钱社会,我们出去才有钱赚,有了钱,才会有想要的一切!黄生,一起去吧!"
临分别前,众室友的劝说的声音仿佛还在昨天,大家的影子好像还在眼前,临别前的那顿饭似乎还能闻见酒肉的味道。
然而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每个人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有的已经做了销售组长,有的俨然成了办公室经理,还有的已经订下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准备不日就要举办婚礼。
只有黄生,似乎还是一成不变的,唯一变化的,或许就是他越发普通寻常了。
在这个学校里面,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了。
他坚持每天从图书馆回去以后,窝在学校提供的免费的废弃宿舍里面写作,他的写作水平开始逐渐提高了,写出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虽然几乎一直被退稿,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常常中断了。
他从没有放弃寻找他想要找的真相,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离真相更近了一些,而真相的残忍外衣也越发向他显露出来。
但是他没有人能够去说了,他现在谁也不认识了,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