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行旅
12月又要过去,这一年真快,快得让你看时光也就是一个点,又一个点,每一个点似曾相识,又是那样的迥然异样。
这几天,不时见到学生,有一句话,老桂,好久没见你了。是的,一个校园,楼上楼下,就是那样咫尺而天涯。不同的就是相近又遥远。有时,连楼上楼下的同事,若不是开会,升旗,估计好久才会见到一面。这个世界,其实单纯的有一种陌生感。
当然,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在它自有的时空中慢慢的变化着,感受阳光,承受雨露。也会如那枝上柿子,冬来变黄,可挂枝上,也可被着收藏,别人摘不摘,这一季就是它的。
这几日,因着体检,看着数据,知道这身体经历那难知的痛酸,也有对身体调整的担忧。大概是生活尚可,有米有肉,还有饭堂做着工作餐,尽管少盛了饭,少要菜,但身体还会尽着力气长肉,升着尿酸血脂。于是有人调笑,现在除工资不高,那胆固醇,血压,血脂,年龄,都高。又有人说:老了,什么不高,那还叫老。服老,就是一种顺应。顺应而自得,随意而悠闲。
今天办公室有同事玩笑,什么太累而挂了,会不会算因公而什么。一句笑话,坦然心境。
什么都高的日子,那戒去一段时光,什么饮酒变白水,大肉换菜蔬,也许省着口粮,多着健康。这也好,能够不为肉所诱,不为美酒而馋。毕竟肉身比味蕾多点顾虑而已。
前天让学生作文,《过节》,当下节日,传统的有忘有失,西方的有捧有打,人造的时起兴浪,……看叙述里才找个道讲个狸。其实节日的变迁,过节的经历,是一种转型社会的形式与内容的变化,政治宗教民俗,经济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无一不渗透其中,又不停纠结在一起。和一因民族而信教的聊起,节日也在艰难的适应着今天的人,今天的形势。吃足了,人总会想点肚皮之外的事,这种生命才是人的生命。
晚饭桌上,有人说生男孩多了。有人担心今后社会因女孩少而打仗。而今天,这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很多青年男女,不恋不婚,还有不育。这在外国已证明。我们这个社会还忌讳,遮掩。今天已非今天,不知何夕的感慨吧。
生命的传宗接代,似乎并不是首选项?
上《离骚》,屈夫子制造的好多传统,似乎接续下来,又慢慢淡忘了。那种牢骚话真是有意思。自己一切皆美,他人一切全丑。生命也因此二途。有点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