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棉花糖味的担担豆花儿

棉花糖味的担担豆花儿

作者: 清风zrr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10:43 被阅读0次

有一种食物,无论是下雪的严冬还是炽热的盛夏,都飘着淡淡的豆香,蛊惑着各路行人。在汽车西站的凤凰菜市场门口,有这么一家小摊:一个老婆婆,一碗豆花,默默的在这座城市里扎根...简简单单的一碗豆花,何婆婆坚持了40多年~

“卖豆腐花儿~”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大声吆喝叫卖豆腐花……

如今,这一画面已十分少见。不过,在宜春仍能寻到那传统豆腐花的味道。不论刮风下雨都准时出现的身影!

“我这的豆花儿是最正宗的,都是自家的豆子,手磨的。”说起担子里的豆花,七十多岁的何婆婆颇有些自豪。

出摊不一会儿,何婆婆这重重的担子就会被人群包围,看来,这种不约而同蜂拥而上的默契感,或许已经是从小吃到大的人在无形之中培养出来的吧,成了一种习惯。

何婆婆是地道的萍乡人,十几岁就在村口卖水豆腐、豆花,嫁到这里后更是带着这门手艺走遍宜春的大街小巷,到现在卖豆腐花已经卖了40多年。

从最初挑着豆腐花走街穿巷叫卖,到现在每天七点准时来到凤凰菜市场门口,豆腐花贯穿了何婆婆半辈子的生活。

这种豆花是很多农村人甚至是城里人小时候的一种美好回忆。那时候很多人家里很穷,有的人还吃不饱饭,所以小孩子就没什么零食可以吃,每到卖豆花的人路过门前,大人就会拿一个大碗出来个小孩子们买上几份,让他们解解馋。

那时候的豆花不贵,都是两分钱一碗,再穷的家庭也能承受得起这种消费。

现在豆花的价格也不在是两分钱一碗,而是两元钱一碗。尽管价格不高,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但吃的人却越来越少...

豆花儿都是最新鲜的,超级滑嫩,入口即化。糖是软绵绵的白砂糖,还有食醋,加入配料的豆腐花,甜而不腻,老少咸宜,好吃的停不下来!

何婆婆的豆腐花,晶莹犹如白玉般细腻温柔。如此的豆腐花让人忍不住多吃两杯。

用吸管轻轻吸起嫩白的豆腐花,入口细细品尝,黄豆的浓厚醇香和温润细腻相得益彰,哇~竟然有一种棉花糖的味道!

“我现在老了,乐得清闲,卖豆花儿守着这门手艺,图个乐趣。”

何婆婆回想这些年感觉蛮有成就感呢,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也舍不得丢了这门手艺,就在自己住的小区附近卖卖。远了也走不动...

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一直坚持传统,用石墨磨,做豆腐脑其实是一门辛苦的手艺。

加上走路时挑担子不能晃,必须慢步,担子一晃,豆腐脑便晃碎了。所以一天只能卖一桶,一天基本卖出几百杯,而且几乎全年无休。

何婆婆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开始忙碌,黄豆先用开水上泡三四个小时,再放入石墨中研磨足足一个小时,然后沥出豆渣,高温泡浆...

从磨豆到熬制,点浆,再把做好的豆腐脑放到担子装好,全靠何婆婆一个人独立完成。两三斤的黄豆,也才刚刚够一桶的豆花。

白白豆腐花,水嫩水嫩的,带着升腾的热气,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豆香。

这一份味道,从未改变。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递到无数人手中,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她也感觉没有那么辛苦了。

“生意好嘛~”“不好卖,下雨人都回去了,来买菜的也少。”何婆婆总是很热情,与周围卖菜的人群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都很随意。

有时候遇上几个问路的行人,她就用带着萍乡口音的宜春话,指着方向。

一声悠长的“卖腐花咧”,在记忆里响遍了宜春的大街小巷,豆花阿婆在几十个炎炎夏天,串起了几代人的童年。如今,挑豆花担已经难寻踪迹了。

所幸的是,我们还能在彻底遗忘那味道之前,遇上何婆婆,再次品尝那熟悉的味道。

相关文章

  • 棉花糖味的担担豆花儿

    有一种食物,无论是下雪的严冬还是炽热的盛夏,都飘着淡淡的豆香,蛊惑着各路行人。在汽车西站的凤凰菜市场门口,有这么一...

  • 世上最贵的棉花糖

    事实上我们吃过草莓味、原味……各种味道的棉花糖。就是没吃过有钱味的棉花糖。 外国小伙想试试钱味的棉花糖。于是花了5...

  • 担 担 面

    北京新学道金泉书院 六年级 郁若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北京的烤鸭、南京的鸭血...

  • 借来的城市(22)多走了几处草丛

    目录:借来的城市 上一章:借来的城市(21)担担帮 前情提要:纸道士遇到了热情的糖大叔,知道了原来他们是一个叫“担...

  • 货郎担,糯米糖

    “站远点啊。” “嘭!” 那日,在街边偶遇打爆米花的爷爷。那一瞬间我灵魂出了窍,香喷喷的气味将我带回到了童...

  • 懒人一担担

    “懒人一担担”,今天坐在图书馆昏天黑地地复习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来这句话。 出处在哪儿呢? 五一回家,和父亲谝闲...

  • 担担饺儿

    我突然迷恋起担担饺儿,薄薄的皮、近于肉泥的馅、热气腾腾的清汤,洒几许香葱,一把调羹,舀一调羹汤就饺儿,香气扑鼻,轻...

  • 煎豆粑

    晚稻谷收割入仓棉花杆拔起油菜种好后,气候日渐寒冷。父母在花尖山的肚子上割了几担毛柴,铺在门口晒干,待日后煎豆粑...

  • 人生有如肩挑担,一边苦来一边甜,若是能持平和意,身似忙碌心却闲。

  • 昏黄的油光灯下,母亲正一针一线地织着草鞋,她两眼泛红,又不时用手擦拭着眼角,天早就黑了,黯淡的灯光里,像蒙在一张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棉花糖味的担担豆花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rs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