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中说:“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万事万物都在人的心里,修行贵在修心。
没人看得见的时候,能管住自己的心,才是真正的自律。
1. 不动贪心
古语云:“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不该获取的东西,盲目贪求,只会自讨苦吃。
清代有一个官员,叫唐文尧,他表面廉洁,私下里却奢侈至极。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贪赃枉法,挪用库银。
后来,纸包不住火,有人把他举报了出去。
皇帝派人搜查,果真在他家里,挖出了金山似的财宝,
最终,唐文尧被满门抄斩。
守不住底线的人,就守不住人生。
作家高吉迪说:“人一旦成为欲望的奴隶,就永远也解脱不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匹欲望的野马。
如果任其放纵,就会迷失方向,让自己掉进无尽的深渊。
想要驾驭它,唯一的方法就是勒紧缰绳。
控制好心里的贪婪,你才能行稳致远。
2. 不动机心
《庄子》有言:“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一个人如有一颗巧诈功利之心,那么他就不会有纯真朴实的品质。
小说《之田录》里讲过一个故事:
唐代有个官员叫吕元膺,他喜爱下棋,常常和他的一位门客对弈。
有一次,两人下棋难分高下之际,有人送来紧急公文要他处理。
吕元鹰转身过去,认真批阅公文。
门客却趁他不备,偷偷挪动了一枚棋子。
吕元鹰心里一清二楚,但装作没有看见,让门客赢了这一局棋。
次日,这位门客正侃侃而谈自己的棋艺如何高超,吕元膺却派人送来金银,让他另谋高就。
吕元鹰临终之前,还用这件事告诫后人,他说:
“调换一着棋子,也没必要太介意。但是,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耍阴招,这种心迹是可怕的。
你们以后交友,一定不能疏忽大意。”
正所谓:“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夜而知秋。”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往往最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实品性。
装出来的修养,能欺人一时,却不能骗人一世。
为人处世,唯有保持一份真诚之心,光明磊落,方能行得坦荡。
3. 不动妒心
巴尔扎克说过:“嫉妒潜伺在人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
嫉妒的念头一旦产生,就会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最终侵蚀人的心灵。
《旧唐书》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刘文静和裴寂,是一对好友,交情甚深。
两人共同追随唐高祖李渊,打下了初唐的天下。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裴寂被封为宰相,刘文静却只得到一个小小的尚书。
为此,刘文静很是不满。
甚至在府中口出狂言,抱怨皇帝赏罚不明,还说终有一日要杀死裴寂。
后来,府中的一个小妾把这件事传了出去,唐高祖大怒,处死了刘文静。
嫉妒,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股暗流。
稍不注意,你就会卷入其中,撞上礁石,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所以,与其盯着别人,不如专注自己。
忍住嫉妒,潜心修炼,才是你真正走向强大的开始。
《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也。”
真正厉害的人,时刻都有克制自己的能力。
在言语上克制自己,说话有分寸,方能与人相处和睦;
在内心有所敬畏,做事守底线,人生才不会偏轨。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约束自身,如此,才能远离是非烦扰,活出自在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