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我们的需要,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情绪都是通过沟通的方式传达出去。可有的时候,我们会心口不一,会言不由衷,这阻碍了我们与世界的交流。
有多少次,我们和颜悦色的答应了别人的要求,背后却在硬着头皮,满心的不舒服;有多少次,我们卑微的在圆场,背后却在伤心的滴血,或是内心燃烧着愤怒。
我们习惯性地表达“好的”,有的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需要。在压力和分歧之下,我们把习惯性地、自动化地表达出顺从他人愿望的沟通方式,称作讨好型沟通模式。
这种习惯性的沟通方式从何而来呢?又怎样堂而皇之地成为我们沟通方式的一部分呢?
讨好型沟通:口中的顺从,内心的反抗
我接触过一个具有“讨好型沟通模式”的女孩子,她叫丁丁。
有一次,丁丁在驿站寄快递,本来前一天问好的价钱,第二天想寄出快递的时候却被无故加了价。工作人员一脸的不耐烦和含沙射影的腔调,让丁丁感受到了压力。虽然丁丁觉得很不公平,可她的感受像微弱的信号,在压力之下,一闪而过。她感受到对方希望她以更高的价钱寄出快递,于是她"服从"了,对话竟然进展得十分和谐。
可出了驿站的大门,刚才失联的感受忽然接通了。她忽然感到十分生气!回家以后丁丁大发雷霆,吓坏了她的父母:这孩子为了这么点小事,怎么这么大反应?
她对驿站没有诚信的行为感到生气,也恨自己怎么会把情绪暗暗压了回去,对不诚信的行为屈服了呢。压抑的愤怒没有因为被压下去而消失,而是在得到释放的时候,伴随着更大的杀伤力。
“讨好型沟通模式”是一种自动的反应,它常常会将自己“不讨好”的情绪或愿望压抑掉,顺从地满足了他人的愿望。
丁丁关注到自己的心口不一,希望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可她真实的表达和内在的沟通模式起了冲突。
某天,丁丁拼车回家,司机没有按照约定好的目的地把丁丁送达,而是想偷懒把她放在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路程的岔路口上。
丁丁有些不安:她的目的地没有到,怎么办?
讨好的心理和没有受到公正对待的情绪开始左右拉扯。最终丁丁放下了讨好,与司机据理力争。她没有在司机停车的逼迫之下选择下车,而是言辞激烈的和司机争辩,要求司机“特意”送达约定地点。
这样简单的要求差点演变成一场大闹剧。对于丁丁来说,没有顺从他人的愿望,她很担忧。她一方面要控制住自己的担忧情绪,一方面要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这使得丁丁和司机沟通的时候格外用力,显得情绪很激动。即使事后,丁丁仍在惴惴不安,因为她没有满足别人的愿望,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这样的感受如同乌云盖顶,挥之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