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作者: 广月尹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3:02 被阅读23次

    《流浪地球》最近很火,火到我从来没买过那么贵的电影票。

    听说上映到现在已经快30亿了,可喜可贺。有人觉得这又是吴京带来的傲人成绩,那就错了,吴京真的只是这部剧里的那根一直提到的小火柴。

    这部电影最成功的,是将几部美国科幻大片的精华,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就单说最重要的两部吧。

    因为地球越开越远,太阳又一直衰弱,所以地球重新进入到了冰河世纪。电影大部分时间在地球裸露的地面上进行,气温零下n摄氏度,没见过水,只有冰雪。

    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人在脱离防护服保护后,会瞬间被冻成艺术品。

    地表首先被洪水淹没,进而洪水又结冰成川,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地球文明完全被冰冻冷藏在了大冰山里。

    刚看到这个严酷环境,我并不觉得新颖,因为早就在04年的美国大片《后天》里,我就被震撼过一遍了。

    对,这就是《流浪地球》的第一重影子。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科幻灾难片,于2004年5月28日在美国上映,迄今已过去了14年8个月零7天。

    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流浪地球》几乎完全照搬了《后天》这部10几年前电影的所有灾难元素。

    第一个:人类无计可施,只能躲避。《后天》里,地球好歹留出了一部分净土供人类迁徙,但《流浪地球》则是带着大地球一起跑,途中还差点被木星老大哥给收了。

    第二个:城市建筑完全被冻入了冰山中,最经典的是两部电影都牺牲了各自城市的地标建筑。《后天》是冻坏了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流浪地球》里则将中国上海新建成的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给当成了大梯子,让主人公们带着个石头爬了上去。

    第三个是速冻,《后天》里有几个巨大的台风,在台风风眼里所有的东西是会被急冻住的,包括几架军用直升机和美国总统。而《流浪地球》做得更绝了,只要在地表的,没有保温防护服的,都得冻僵,最后主人公就是这么冻死的。

    虽说《流浪地球》里有那么多的别人的影子,但不可否认它在技术上证明了我国电影的进步。

    《流浪地球》的另一部的影子,就是空间站的智能AI:MOSS。

    在《流浪地球》里,空间站MOSS拥有超级人工智能,控制着整个空间站的运转。

    表面上它依循着人类的指令做事,为人类各种需求服务。像一直计算着所有宇航员的工作时长,监测所有人员的健康状态,帮吴京迅速拨出想联系的电话,连接地面通讯系统找到吴京想找的人的位置等等。

    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实现无限愿望的阿拉丁神灯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太过智能的东西,在木星引力危机来临几分钟后,就计算出了地球生还的利率几乎为零。于是为了让人类保持理智的MOSS,选择了隐瞒那1%的希望,而启动了放弃地球,留下宇航员的“火种”计划。

    在电影里,吴京称MOSS是“叛逃”。然后用一瓶伏特加烧了MOSS。

    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宇宙”、“空间站”、“AI自主思考”和“宇航员被杀”。其实这些科幻因素,美国太空电影里早就产生并重复使用了。

    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太空漫游》第一部,一个叫“HAL9000”的超级电脑就干了比MOSS更绝的事,它直接把宇航员杀死在了睡梦中。

    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再来是《机器人总动员》里的auto,也是一台毫无感情的计算机。

    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当然在电影里,最后都是人类感情战胜了冷酷的智能AI。

    只是MOSS在临死时说的那句话让人亦笑亦思。它说:要让人类一直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

    《流浪地球》虽然带着很多别人的影子,但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科幻电影获得的巨大进步,说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也不为过。

    唯一不合适的,是在大过年的时候,放映这么催泪的电影是不是有点过分?

    虽然电影里主动加了很多元素想跟过年搭上边,像“亲人两行泪”那个交通提示,像电影结尾,联合政府让大家回家陪亲人。

    但在我看来都是牵强附会,《流浪地球》就不该在春节档上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观影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a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