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岛主必赞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
学习笔记|中唐前期的诗歌(二)(6、7)

学习笔记|中唐前期的诗歌(二)(6、7)

作者: 陌上闻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4-11-23 09:33 被阅读0次

二、中唐前期的诗人

6、李益:关西将家子。

大历4年(769年)时中进士。在780年后开始从军,五次参加大型战争,被提升为礼部尚书。他虽然也被列为十才子,但相对于大历诗人,他的诗风很有创造性。

他的诗很多是军旅题材,反映了生动的边塞生活,被称为中唐时期最杰出的边塞诗人。

其边塞诗内容:

(1)抒发自己和广大将士的报国情怀。

如《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用马援、班超、薛仁贵三个名将的典故,表达了悲壮的卫国精神,充满豪情,很有气魄。

(2)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描写。

写法壮阔,大手笔。

如《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这首诗写出了边塞的风景和边塞生活的艰苦。

(3)边防现实问题的反映。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国力大衰,对守边的一些问题无法控制。一些守边的将军到处生事邀功,还有一些战士与西域的人往来,边塞问题成了当时的一大痼疾。诗人的边塞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矛盾。

李益以七绝著称,他的诗具有形象感和音乐美,语言自然,境界明朗而意蕴浓厚。

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先是用简笔的手法勾勒了一个静谧的边塞夜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从色彩到声音到情感表现,都水乳交融。

7、刘长卿。

和钱起并称。年轻时在嵩山读书,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为人正直,好犯上,两次被贬。他不同于以钱起为代表的十才子,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江南,当时的江南诗人包括皇甫冉、严维、张继、刘长卿、李嘉祐、朱放等。

刘长卿被贬职和旅居各地,多次遭遇战乱,使得他把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对现实的认识结合了起来。

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这首诗写了战争带来的凄苦,真实地描写了兵乱之后的残破景象。

如《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首诗暗用了贾谊的《鵩鸟赋》,曲折地讽喻当朝的皇帝。

刘长卿以写五言诗为主,他常把自己比作“五言长城”,尤其是五言近体诗写得很好,诗歌语言清秀淡雅,流畅谐婉,意境幽远,清新隽永。

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如《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这两首诗,读起来有点王维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中唐前期的诗歌(二)(6、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eo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