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简书历史专题精选每天写1000字
【原创】明代太学的诸生读书情景与师生情谊一瞥

【原创】明代太学的诸生读书情景与师生情谊一瞥

作者: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21:38 被阅读43次

作者:史遇春

话得从笔记作者彭时说起。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农历乙丑年·公元1445年),彭时参加会试,中了副榜。

需要简单解释一下。

先说会试。

所谓会试,即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会试考期在春季,故称“春闱”;又因会试由礼部主办,亦称“礼闱”。

会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共考三场,每场三日。先一日领卷入场,后一日交卷出场。

会试后,贡士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择优取为进士。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释褐授官。

再说副榜。

明成祖(朱棣)永乐(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中期,会试有副榜,即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列为副榜。名列副榜者不得参加廷试,但可应下科会试。另,乡试也有副榜,起于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时期。

按照明代的制度,中了会试副榜之后,大概有两种情况可供选择:

一是进入官场,一般都是暂时代理教官;

一是进入太学继续学习,同时,还可以享食俸禄。

据《明史》卷六十九·志第四十五《选举一》载:

“举人入监,始于永乐中。会试下第,辄令翰林院录其优者,俾入学以俟后科,给以教谕之俸。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

彭时会试中了副榜之后,他没有选择进入官场,而是与同中副榜、会试落第者共计九百多人,一起进入了太学。

那么,还得说下太学。

明太祖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南京设国子学,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设太学;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又在北京设国子监,因此,明代有南北两监。

须知,隋代设国子监以后,有些时期在国子监内设太学,有些时期则无太学。

彭时进入太学时,古廉李先生时勉为国子祭酒。

李时勉先生为谁呢?

李时勉(公元1374年~公元1450年),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江西吉安安福人,明代官员、学者;卒,谥文毅;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改谥忠文,赠礼部侍郎。

李时勉所任国子祭酒,又是何职呢?

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李时勉先生任国子祭酒期间,当时的国子司业,是赵先生琬。

国子司业,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国子监始置,为次官。

李时勉先生严厉刚毅、言行端正,他尽心尽力为国家造就人才。

彭时等诸生刚入太学之后,李时勉先生安排,让这些新进人员者先坐堂一个月,之后,才安排他们分散开来,处于厢房之中,分别列在“格、致、诚、正”四字号房之中。新进人员中,有家室的,都居住在外面。

早晨起来,大家要到馔堂,读书。

每月的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都要升堂。

李时勉先生对“格、致、诚、正”四字号房生员的督责尤为深切。

李时勉先生要求,夜读必须到二更(21点~23点)尽;将近五更(3点~5点),李时勉先生又命膳夫提着铃铛,沿着号房门,唤大家起来读书。

最初的时候,李时勉先生会亲自前去察看,他会悄悄观察生员的表现。是勤奋还是懒惰,他都会令人一一记录在册。那些号房没有亮灯的,肯定都是偷懒不读书的。对于偷懒的生员,李时勉先生都会在察看后明示,并进行责罚。

这样一来,号房之中,灯火达旦,读书之声不绝于耳。

因为李时勉先生的严格要求与认真督责,在学的生员都会互相激励、互相劝勉。

为了方便管理诸生,大多数时候,李时勉先生就在厢房歇宿,与大家一处。

每隔三五天,李时勉先生都会招呼自己的同乡彭时等二三人侍坐谈话。

彭时观察,每次侍坐谈话时,李时勉先生都会俨然端坐。先生谈话的内容,要么就是说些乡曲旧事,要么就是谈些学业诗文。

李时勉先生谈话的特点是:言辞简单、表意准确;表述委婉、意味深长。

听李时勉先生讲话的人,都会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即便是深夜之中,也常常会忘了疲倦。

据彭时讲述,每每听李时勉先生讲话,不知不觉间,就会到夜半更深,

临别时,李时勉先生会对大家说:

“讲话太久,会耽误功夫,回去之后,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先生还会说:

“三更(23点~1点)是阴阳交替的时分,读书读到二更,就可以停下来了,不能超过二更。超过二更的话,第二天早上一定会没有精神。”

李时勉先生爱护人,又是这样地细致。

国子助教季洪曾经对彭时讲说,前些年,李时勉先生因为伐除庭树而被朝廷责罚。

那一天,李时勉先生正坐在东堂批阅试卷,忽然,锦衣卫的官校就来到了先生的跟前。先生见状,掩卷起身,免冠解带,接受锦衣卫的捆绑。

状况发生之后,国子监的师生全都过来观看,见此情景,所有人都惊愕失色。

李时勉先生神色自若,徐徐呼叫诸生近前,评讲他们的试卷说:

某人某处所讲,非常正确;

某人某段所云,不是那么回事;

某人此次的试卷,比前一次进步不少;

某人这回的文章,没有上一回那么精彩;

……

评讲之后,李时勉先生又对各位同僚下属说道:

“等我回来之后,校定高下,然后出榜!”

交代完毕之后,李时勉先生才跟着锦衣卫的官校走了。

很快,李时勉先生被枷锁之后,置于国子监前面。

当时的国子监生员有三千余人一同联名上疏,解救李时勉先生。

国子监有一生员,名叫石大用,他还单独具本,上疏请求,原意代李时勉先生披枷。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事件最后还是平息了。

事件收场之后,国子监的师生一起为之叹息,说是:李时勉先生生平历涉艰险,操守存心有定,所以,祸福之事,根本就无法使先生的心动;这样看来,先生还真有古人的气象啊。先生危难时,石大用义气激发,在其同辈之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性情中人;但是,如果没有先生平常立身行事的教化之深、感人之至,石大用又何以至此啊?

这一年的夏天,李时勉先生以年龄为由,请求致仕。秋天的时候,先生致仕还乡,诸生用旗帐鼓乐群起相送。当时送行先生的队伍,从崇文门出来,一直送到城东南才分别。

随后,彭时和其余的百余人,一起将李时勉先生送到了通州。等到先生船开之后,彭时他们才返回太学。临别之时,没有人不流泪的。

这样的状况,也是之前从来就没有过的。

这也可以看出李时勉先生是多么地深得人心。

本文依照明人彭时《彭文宪公笔记》中的一节而成。

(全文结束)

相关文章

  • 【原创】明代太学的诸生读书情景与师生情谊一瞥

    作者:史遇春 话得从笔记作者彭时说起。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农历乙丑年·公元1445年),彭时参加会试,中了...

  • 师生情谊

    我始终无法忘却的是在大学时期的那段师生情意!不管是在人生的上升期或者是在低谷期,回想起老师的无私的帮助总会让我深深...

  • 师生情谊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雨 昨天写了一篇日记,说我准备装修北美花都房子了,发在朋友圈里,在这附近买房子的...

  • 徐文长与双林

    陈春新 徐成荣 山阴诸生徐文长徐渭,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与杨慎、解缙齐名。他与古镇双林有着一...

  • 难得的师生情谊

    今天是2019年01月25号,星期五,泉州,天气晴,篇文46。 近期我们筹备组在忙碌同学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考虑到诸...

  • 《难忘的师生情谊》

    中原焦点中32期李丰敏坚持分享676天(2022、11、16) 《难忘的师生情谊》 2010年9月...

  • 师生聚会

    久违师生羊城见, 聚餐勤聊话短长。 韶华易逝朱颜换, 师生情谊驻心间。

  • 腿上出现四个字

    吴钠孙,字坚士,仁和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雍正甲辰年间的孝廉,...

  •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招诸生立馆下, 诲之曰(1):“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 治...

  • 做你自己

    亲爱的琳, 在这样一个分离的时刻,你的内心或许感慨万千吧!四年的同学情谊,师生情谊,朋友情谊,恋人情谊……但你要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明代太学的诸生读书情景与师生情谊一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fu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