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较长的假期,跟随年轻的朋友们去远方。很喜欢坐火车,当然坐飞机可能快一点,没有必要啊,比较昂贵,可能还有点恐惧,我们有的是时间。高铁,呵呵,白天坐车,晚上到目的地,不好安排行程。火车便可以回避这样的问题。下午坐车,晚上在卧铺休息,第二天中午或者稍微晚一点到达,就可以在当天去要去的景点,一点儿也不耽误行程,所以最好的还是坐火车。硬座儿,当然不行,路途遥远,吃不消。而且硬座儿人太挤,太杂,还有人很让人恼火,脱了鞋占着别人的座位。从长沙到岳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硬座儿上的中年人就很不客气地那么做了,我让他让出我的座位,还不小心把开水洒了几滴到他的脚上,我发誓,那是火车突然刹车减速导致的。他最后主动地穿好鞋,坐了他该有的宽度。不好的事儿不提啦。坐卧铺,去远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4329/8dbcda1281a50f2b.jpeg)
准备简单的行礼,过安检上车。铺位在车票上早就标好的。换了鞋拿出车上要用的东西,一种洗漱用品,一种是食品。其余行李归位,行李架子或者床底下搁着。好了,哪个铺呢?一般始发站各个位子床铺都平平整整。而返程车就不同了,只是下铺换了床单,干净整洁,中铺上铺就简单整理一下,被子也折得敷衍。可是我还是习惯上铺,其次中铺。下铺固然方便,人多的时候干扰比较大,中铺感觉被上下铺挤在那里,像汉堡的夹心,心里有点小小的别扭。上铺要上去费事些,可是自觉体力还行,不走爬梯,可以踩着下铺双手支撑身体,经过中铺,直接爬到上铺。狭小的空间,调个头都困难。没关系,上铺冷气足,没有干扰,水杯子挂在车壁的钩子上,临时用的毛巾也浸湿了挂在一起。
车开动,躺下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轻轻的颠簸,我不知道小的时候有没有在摇篮里待过,总之这样摇晃着就是在摇篮里的感觉吧,列车很有节奏地框,框,框,每隔几秒就有铁轨车轮的撞击声,不至于吵到人。有时候冷气太冷了,盖了被子,或者头正对着冷气口,就拿衣裹了头,这边光线好,可以翻翻书。旅途带书,告诉你,杂志就行。我背着《瓦尔登湖》,走了两千里,看了十多页。可见这样冷静的让人集中精力思考的书是不适合在火车上阅读的。《读者》《文摘》之类的就成。
因为地利的缘故,下雨特别是下雨的夜晚,醒来时会听到雨点落在铁皮的屋顶上,叮叮咚咚,噼噼啪啪,感觉夜晚特别安静美好。其实中铺也有中铺的好处,中铺靠着窗子的一头,白天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趴在那里看窗外的风景。从中原到东南沿海或者到西南的红土地。沿途植被,村庄城市,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当我们把开满荷花的湖泊当做风景去追捧,在南方,那就是长莲藕田地,跟我们北方的玉米地没有差异。还有在青海,树木一般都比较低矮,一株高大的白杨树就就成了花园里的风景。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车窗玻璃蒙下来,玻璃就成了磨砂的,有时候夜晚在途中停靠,站台上的灯光就像爆炸的星星泛着光射进来,梦幻一般。有一些时候突然会设想,就这么一直走下去,无休止,如同漫无目的的离家出走,放下一切无所牵念。却又被这样的奇怪想法弄得有点伤感了。
手机很快会被玩得没电了,卧铺车厢有充电插座。在这个手机流行人人都离不开每时每刻都要摸几下的时代,卧铺的插座前时常坐满了人,排队等候充电。不要妄想一次充满,差不多能用就行了。有一次半夜起来上卫生间,熄灯了的车厢黑乎乎的,走廊上坐着黑桩桩的人影,吓人。返回来再看,原来是守着车窗底下的插座充电的人。白天或者前半夜没有轮上,夜晚独占充电座儿。也有特殊情况的,我们在候车室把手机甚至充电宝电用光了,满以为上了车就可以充电,结果坐了一趟老旧的车,没有充电插座,车上来往做生意的女人抱着个大机器,可以看电影可以充电。一个小时20,切,强盗啊。于是这趟南宁开往西安的列车上便出现了搞笑的状态,很多人,主要是年轻人,一个又一个车厢窜,挨个儿检查有没有充电插座儿,好不容易在洗漱间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插座儿,小心地偷偷地告诉同伴赶紧占领有利地形,结伙去看看,没用,电源接不通。然后再去洗漱间,看到不断有人过去试试那个形同虚设的电源......
坐长途火车,标配事什么?可可说,方便面火腿肠,外加充电宝。充电宝从无到有到优,真是教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搞定,保证中途手机玩游戏看视频打电话之需。据说,反倒是火车上卖的那种质量上乘,寿命更长一些。至于吃,标配的方便面恰好不爱吃,凑合着吃也不行。有一次到山西,我的方便面桶就跟着从岐山到山西再回到岐山。没有菜的饭吃不下,有菜的饭我们一般二般都不吃。所以餐车推过来推过去,稀饭馒头小菜的早餐,米饭炒菜炒面的午餐晚餐,都不要。那个气味儿不是能接受的。水果,八宝粥,甜点,或者从岐山带着车上第一顿吃的面皮,都还行。但是往往人都到目的地了,吃的东西还没有消灭完成了后面旅途的累赘。并且旅行目的之一是减肥,带的东西多了,反而吃得更多,生怕饿了自己,没出息,无语……
火车上有一个景观就是列车兜售。从吃的到玩的用的,尽有。有一次买过一块钱两个的身份证或者银行卡的套子。新疆过来的有乌梅和牛肉干,奶片,东南沿海过来的有简单的电子玩具。陕北的大枣,湖南的板鸭……我一直搞不清,卖东西的人算不算列车乘务人员。
不操心买菜做饭洗衣服,不操心工作,不操心家人,只在乎车到哪儿了,距离目的地还有几站,下一餐吃什么,从卧铺位到卫生间水房,从铺位到走廊窗前可以收起放下的凳子,从知道东南西北过了一个晚上过了一个隧道出来不知道东南西北,糊里糊涂的就离家越来越远,离要去的地方越来越近或者距离去过的地方越来越远离家越近。车窗外陌生的熟悉的地名人名,一晃而过。
餐车的晚餐早餐或者午餐,价位从三十到二十最后成十块,水果盒也降到三个桃儿或者苹果,或者黄瓜,五块钱的时候,我们的旅途快到终点了。这一趟跟自己“私奔”的心灵之旅快要结束。每一次在精疲力尽之后还会预设,下一次的坐火车之旅,在北方还是南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4329/6bb5b8fa4f0ae080.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