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几天我自己对主型及副型的觉察,我深感自己的模式在无时不刻在操纵着自己。
在关系当中,我需要被特殊对待,我没有被特殊对待的情况下,我就会很伤心,觉得对方不爱我,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孤单,痛苦。
我要唯一,这样才有安全感。而我能给对方的,别人给不了,那我就有价值,那对方就不会离开我。
这是交换的理念。只有交换没有爱。
回看自己:当我没有特殊性的时候,我为什么痛苦?
一视同仁就是一对一会痛苦的点。我觉得我不值得被爱,我也不相信有无条件的爱,所以我选择去交换,用我的特殊性,换取别人对我的特殊性。所以我付出的是特殊,我要回报也是特殊。
当我选择相信了用特殊换特殊,换不到的时候我会很痛苦。
如果我没有这个信念的话,我会怎样?
没有特殊性我就淹没在人群中了。
被淹没在人群中,我就不值得活、不需要活着了。
回想童年的时候,父母允许我特殊么?
不允许。
我很讨厌这种不被允许的感觉,直到现在。
父母不认可自己,就意味着如果我不讨好父母,我没办法得到父母的保护,只能通过压抑自己来获得保护。所以我不能特殊,对于小孩子来说,没有父母的保护,一个人活不下去,被迫选择了听话。我只能听话。
我也想证明,特殊也能换来特殊,不是听话换来的,我不想听话,不要听话,要对抗。
所以小孩子的我一方面想要保护,一方面想要特殊。在家听话出门特殊。
于是我长大了以后,我成为了既听话又不听话的矛盾体。
找一个极其稳定的工作,挑一个差不多的先生,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所以这都不是我,我一直在默默对抗。我要的是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我很希望别人特殊对待我,来填我的洞。为了能填洞,我就选择用我能给的特殊去换我想要的特殊。
因为我想要这样被对待,我就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是赤裸裸的交换。结果这个“特殊”并不是从谁那里都能换来的。
换不到我就痛苦,挣扎,撕裂。要死要活。内在的恐惧就是证实了“特殊”换不来爱,“听话”才有爱,但“听话”不是我。
所以我想要的特殊,不论是主型还是副型,本来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洞。
关于填洞,如果我被特殊对待了,我很开心。但是过了那个当下,我还想要那个过去的“当下”,那就是填洞。反复想要追那个过去的时候,就是执着。
而那个满足我于我填洞需求的人,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工具,他独立存在,而不是为我存在。
所以只是对方证实了我对于“特殊对待”的“苦苦寻找 必能找到”信念而已,当对方不能满足,也就是不能填洞的时候,我会怨恨,愤怒,委屈,无助,失望等等…
但这一切和对方并没有关系。
只是那个内在的孩子童年时的伤痛。
看到她,疗愈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