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芮莹老师的共同体课堂了。温暖、润泽、充满活力。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上课伊始,芮老师和孩子们打招呼的方式就让我觉得很亲切,很不一样。她说“亲爱的,你坐这!”“同学们早!”同样是打招呼,但只是简单的换了一个词,感觉就特别的不一样,我坐在旁边就能感觉到温暖。那她们班的孩子肯定感觉更温暖了,我想做她的学生应该都是幸福的。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芮老师除了语言亲切,动作也非常的柔和,有亲和力。每一次孩子们回答,她都站在旁边附身倾听,声音柔和,当孩子们回答完毕,老师及时地给予语言的鼓励并用手抚摸他们的头示意坐下。这个时候,我觉得老师应该是极力创造一个让学生心安的氛围。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整个的课堂,老师只设计了两个主要学习任务。围绕这俩个任务,芮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设计好了每一个小问题,引导孩子互相交流,猜想小毛虫内心的想法,以及变成蝴蝶后的喜悦,明白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
当然,今天的观课和以往是不一样的。首先变化的是观课的位置。以前我们听公开课都是坐在最后面,眼睛主要看老师的表现。但是今天,我们是近距离坐在学生的旁边,主要观察一个学生,带着任务去观课。整个过程,我们需要记录这个孩子的身姿、语言、动作、表情,互动对话、学习单的填写及其变化的过程。随后,我们又自觉分成小组进行课后研讨。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下午,福建融侨国际学校的林莘校长来到了我们的会场。关于学科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展开,林校长讲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刚接触共同体的困惑,没办法上课等等。让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我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学习共同体”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具体怎么展开,怎么上?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样的课堂要怎么翻转?真的好难!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 走进共同体的课堂林校长的教学方法是,分步完成学习任务,一步一个任务。关于学科本质的文学阅读理解环节她设置了十多个,但是一堂课会运用到哪些,又进行到哪里,都是依情况而定的。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们要去发现文学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局限学生的理解,应该让观点多元化。我觉得,这应该是要建立一个开放、多元的、可以碰触出更多智慧火花的课堂。那怎样建立呢,她说首先要布局,允许孩子们说自己想说的。好期待明天林校长指教的共同体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