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了两周时间才读完,一直没有动笔写读书笔记,是觉得在作者时间跨度大半个世纪的作品面前,我实在是太渺小。《巨流河》,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去年热播剧《少帅》里的“巨流河之战”,想到了张学良和郭松龄。本书的作者齐邦媛,辽宁铁岭人,其父曾随郭松龄将军参与了反对张作霖军阀内战的“兵谏”,巨流河兵败后逃亡南京,加入国民党。也许是从小抗日神剧看多了,每当听到“台湾”、“国民党”这些字眼的时候,心里总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政治。我不知道是我一个人是这个情况,还是我们这一代都被深深影响了,但是文学终究是超越政治的,我还是太狭隘了。本书是作者的自传,描述了作者从出生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人生经历,每个时段虽都各有特色,但是始终不变的作者一直与文学相伴。我觉得全文按作者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四个时间段:东北时期、南京时期、重庆时期、乐山时期、台湾时期。
东北时期,在这一时期,作者把东北的局势和家里的情况介绍了一下。着重介绍了“巨流河”,这是作者父亲齐世英一生中的转折点,从一个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到张家叛徒的转变,再到后来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巨流河”只是她前半生漂泊的起点。虽然这个时候,作者与文学似乎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在那个时代有一个海归父亲,这无疑给了她对于知识和外面世界的憧憬。这一时期还着重描写了一个人物,那就是作者的母亲,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一面要侍奉公公婆婆,一面要操持家务,一面要照顾幼子,一面还要思念远在异国他乡的丈夫。再加上作者对她母亲的描写细节刻画的非常好,让我记忆犹新,一个知书达理、任劳任怨的年轻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南京时期,这一时期,作者开始上小学了,求知之路正式开始。那一时期,中华民国正处于“黄金十年”,从作者的笔触下,我感觉到了当时的国民对于建设一个美好的中国还是挺有干劲的。接下来在疗养院养病的日子,不仅是一个小女孩孤独与病魔抗争的日子,而且作者也在这里第一次有了对死亡的概念——“撒石灰”。后来回到南京,她还遇到了以后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男孩——张大飞,也第一次遇到了那本镶了金边的《圣经》。
重庆时期,经过汉口、湘乡、桂林,作者终于来到了相对安定的川内。在这里,作者更多的描写的是她在南开中学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中国不亡,有我!”顿时觉得一股热血上涌,那个时候的读书人敢为天下先的风骨尽显!细细读来,仿佛跟着作者的脚步又读了一次中学的感觉。对老师们的描写也很生动,特别是国文老师孟志荪老师,对他的描写篇幅很多,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中文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其次是寝室生活和课余生活,宿舍的虫子尤其深刻,跑空袭时还带着书本背书,课余去书店读书.......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每时每刻可能都有生命危险,可是依旧一心向学,而且还能求深度求质量,对当时的老师和学生一下肃然起敬。
乐山时期,第一眼看到三江汇流还以为是宜宾呢,而后才知道是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的乐山。看到乐山,瞬间也觉得亲近了许多,因为乐山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在这样一个地方读大学应该还是挺好的,虽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半个世纪以前,不过好在乐山一直都很宁静,实在是个专心读书的好地方。在这里,作者也由最初读哲学系到转为外语系,从此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方向,而促成这一改变的人是朱光潜先生。我还记得当年大学本科《美学原理》课上老师曾经无数次提起他,说他是中国美学的奠基者。还有后来接替朱光潜先生的吴宓先生,这些都是有名的学者大家,能做这些大先生的弟子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方面,作者在大学时期简陋的学习环境让我觉得现在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似乎如天堂一般;另一方面,也为作者感到庆幸,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安宁的西南小城潜心学习实为一大幸事!在这里,作者还谈到了学潮,似乎这是当时他们那些学生不可逃避的事情,不分个左右不摆休,作者想中立也不行,还被当众羞辱。其实我一直觉得学生还是和政治要有一定的界限才好,毕竟学生都是正当青春年华的知识分子,一腔热血又立功心切,很容易就被别有用心的政治口号和美好愿景利用,充当棋子炮灰。在这一点上,我是和作者站在一起的,人各有志,一个人喜欢读书和一个人喜欢政治这都是他的自由。如果一个人非得要别人和他做一样的选择,那是强制;如果一个人非得要所有人和他做一样的选择,那是专制。在乐山生活和学习的日子,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记忆,也让作者交到了一些终生难忘的良师益友。除了学习,初恋张大飞的突然逝去和抗日战争的突然胜利都给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思考。看来人只有经历的多了,看的多了,学习的多了,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力量的文字。
台湾时期,作者本来是来台当教师的,没想到一来就是余生。在这里,她由一个漂泊的异乡人慢慢找到自己的归属,一个是家庭上,一个是灵魂上。家庭上,找到了自己相伴的人,后来父母也过来了,有了孩子,生活渐渐安定下来。灵魂上,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奉献的事业,那就是教育事业。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文人,他的舞台只有两个,一个是写作台,一个是三尺讲台。作者先找到了三尺讲台,在这里她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成长,还给自己找到了安顿的心灵归属。后来的出国交流学习,一方面也满足了毕业没有能出国深造的遗憾,另一方面也让她在文学上有了自己的思考。她觉得自己在国外的时候应该代表的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台湾文学,所以后来她致力于将台湾的文学带出去,让世界听见台湾的声音。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作者对人生和学术的态度都有了很多变化。在学术上,作者认识到知识的天梯不但没有终点,而且下面的梯子还在消失,一旦上了追求知识的天梯,只能一往无前的学习。在人生的态度上,作者年轻时的漂泊经历就如巨流河一般波涛汹涌,后来慢慢安定,最后像那小小的一湾哑口海,湛蓝静美,据说风浪到此音灭声息。在回忆了整个人生的个人经历、家国变化后,作者写下了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
一生太长,绝不是二十五万个字能完全呈现的,但是依然很幸运能看到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追求文学的一生,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民国,一个不一样的台湾。就如作者所说:“一切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最后借作者的一段话自勉:“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