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15899/5065e2c603896882.jpg)
说起家,想到一句歌词“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著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我好羡慕他
受伤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单的
孤单的寻找我的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
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
只要心中充满爱
就会被关怀
无法理怨谁
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你有家 什么也不缺
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
永远都说没有爱
整天不回家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心灵
让我拥有一个家
每个人对家的预想和期待可能都有不同,但也基本一致。家应该是一个让我们充满归属感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处,工作到多晚,总是惦念着想要回去的地方。
大张伟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说,外边是花钱就能去的,而家却不是有钱就能回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花钱去外边而忘了回到家。
起初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因为某些机缘相识,逐渐建立情感,组建起共同的家庭。
两个人成长的经历,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生活观念等,或许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婚后互相的包容磨合,形成属于他们一致的家庭的价值观。
很少有人会在婚前承诺,承诺婚后如何共同养育一个孩子。当还没有磨合好的二人世界里,有第三个人降临他们的生活,面对妈妈生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情绪波动,大家生活习惯上完全的改变,很多家庭关系都容易出现裂缝。
幸运的是,很多老一辈的父母能帮着一起带孩子,但是过程也是喜忧参半,甚至会矛盾升级。
孩子的来临,本应是令全家人幸福快乐的事情,但是却成了矛盾冲突导火索。你说这是为什么?
近年来,离婚率居高不下,一纸婚约也像儿戏。说的严重点,如果没有准备好做父母,就不应该生孩子。
新人上班有入职培训,技能训练有岗位培训,就连恋爱也会有爱情攻略。但是为人父母,这一重要职业,却需要我们自己摸索。
好在现在互联网信息发达,讯息传播范围更广。有很多父母学堂,妈妈成长营之类的平台机构等,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学习机会,让我们在混沌中找到方向。
都说育儿育己,我觉得更是育儿成就一个家庭。好的家庭,应该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面对孩子,大家都是新的身份和尝试,理性有新的学习和突破。
家庭的价值观念要一致,离不开互相的尊重和沟通。
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不能再拿旧社会的思想来指导现在。现在的孩子,更多的需要是尊重,缺少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沟通。
快节奏的生活,可能会让父母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倒不如直截了当训斥或者管教一通来的痛快。
真的是这样吗?只能这样吗???
你想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家?你知道孩子想要的又是什么样的家?
有专家说,每天有15分钟专注的时间陪孩子,就可以确保和孩子的情感联结。高质量的陪伴,胜过长时间的“看护”。
如果做不到每天,尽你所能,给孩子专注的时间就可以。即使不常在身边的父母,我们还有赖于互联网的功能,语音,视频,大点的孩子还可以直接通信,总之,只要你愿意,有的是方法。
家,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这个根基需要父母来打好。相对物质生活的优越,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营养的充足,慢节奏的成长空间。
有的人会说,一个自己心理营养都不足的妈妈,如何给孩子足够的养分?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开始学习就不会晚。
对于爸爸,多些鼓励和肯定,少些批评和指责。放下手机,一起专心吃饭。闲暇时候,多多沟通,两个人共同协商建立属于你们家庭的准则。
养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家庭的力量。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