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心度》 第二章 乱之本
红林悟道《韩非子-心度》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释君主依法治国不是“恶民”,而是“爱之本”。《心度》开篇韩非子就摆明了法家的观点与态度:“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这一句充分体现了法家依法治国的本质,为法家思想找到了扎根大地的基础,就是执政为民,或者是为人民服务。韩非子借“圣人治民度于本”来说明君主依法治国的出发点是为了民众的根本利益,不是为了满足其欲望,执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利民”。
“不从其欲,期于利民”如果按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看,或是从世界政治角度看,“从其欲”这是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选举政治的做法,为了一味的满足选民的欲望,政治家满口许诺,只为了当选,至于上任后能否实现承诺再说。而“期于利民”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集中政治的做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真正的“爱之本”。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化决定了他们的法律只是社会运行的规则,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决定了我们的律法是社会运行的规律。规则只能管一时,而规律可能管永久,就像解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类对人类产生集体性威胁问题时,西方社会一败涂地,尤其美国完全失控,而中国却完全胜利。这是“爱之本”的最佳体现,对于民众来说,命或着活着才是最大的根本利益。
韩非子倡导君主依法治国,君主所依的就是国家律法,而国家律法是以刑罚为主,因人之本性喜爱厌恶,故认为君主刑罚过于残酷,而韩非子解释道君主刑罚违法之人,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守法者的利益,毕竟违法者侵害的是守法者的利益。
《论语》中说: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意思是用利益诱惑,用感情打动,用道理讲解,用威严来胁迫。这几乎是所有圣贤所采用的方法,没办法谁让我们都是人呢。韩非子现在开始讲道理,为什么是“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他说“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意思是: 刑罚严峻,民众就安宁;赏赐太滥,奸邪就滋生。就简单的八个字说明了问题,讲明了人性。
有一个故事说,你天天给穷人一个馒头,有一天不给了,他就会骂你,说你不仁义。而你让他天天干活,管饭给工钱,他反而会感激你。这就是人性。韩非子的“刑胜民静,赏繁奸生”就是对人性的解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是人性有多善良,而是法治有多严苛。
君主的奖赏,代表的是国家行为,是一个很严肃很庄重的事情,一般只针对国家有功的人,而这样的事情一般不会经常发生。频繁的奖赏说明已经不再是依据法规进行了,而是依据君主的喜好,而君主的喜好绝大多数情况是受奸臣的诱惑。
关于“刑胜民静,赏繁奸生”,韩非子认为“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意思是:因此,治理起民众来,刑罚严峻是国家太平的首务,赏赐太滥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意思很明确严格执法,刑罚严苛,违法恶行就会禁止,社会自然安定,国家自然太平。刑胜是安治的前提,也是必要条件,安治是刑胜的结果,两者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赏赐太滥过于频繁,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君主的权威也会受损,律法的威严也会消弱,君无权威法无威严,国家自然就会混乱。
【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普通民众看重眼前利益,这是人性所定无可厚非,为什么《论语》中将“诱之以利”放在布道授教的第一位,因为这是人性。如何实现“根本利益”,这是国家政策的落脚点,也是君主治国的切入点,韩非子告诉民众“刑胜”可以实现,同时,也告诉君主“赏繁”是乱根,要禁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