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坚持写读书志
一篇文章读懂《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一篇文章读懂《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作者: 心想事成的水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6:52 被阅读0次

    看到这本书时,特别好奇一个老师是如何把一个培训小作坊打造成一个上市教育公司的,俞敏洪老师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让他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初读完此书,有一点点小失望。因为这本书采用的记叙体,里面对困难非常的轻描淡写,也非常“简单”的就解决了,所以很难理解和感受到俞老师的崩溃。

    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现在成功的俞老师性格柔弱,思维碎片化不系统,被同行人笑话:讲话土、管理土、穿衣土。就这样一个农民也能成功?找不到成功的原因,那找一下差距,唯一的差距就是俞老师是一位努力的北大人。

    看完这本书后我又上网搜了一下俞老师的演讲视频,首先看到的就是俞老师讲他和马云的故事,俞老师说:我和马云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我们都是老师,同时我们高考都读了三年,不同的是我最后念的是北大,马云最后念的是杭州师范的专科。

    这个小故事打破了我以往对教师的认知,原来真的有人高考复习三年才考个专科,而且现在还这么厉害,用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也是做培训的,但是因为自己的学历、工作职位非常拿不出手,让我在参加一些活动时非常的不自信。我没有培训人该有的逻辑、博学,相反的会觉得自己思维的狭隘以及讲话时激动的情绪,让曾经那个活泼热情的我开始变的逃避。

    我又翻看了俞老师其他的视频,他和马云身上的自信不同,更多的是看到俞老师内心的那份坚忍,他更像我们的普罗大众,避免冲突、重情义、默默努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俞老师是怎样成就“新东方”这个年销售额100万亿的“学校”的?

    001 初出茅庐

    俞老师北大毕业后就留校教书了,1988年的时候他觉得:如果一直留在北大教书,不出国进行深造的话,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失去机会。于是他就想挣一些钱去留学,因为被北大发现,最后选择了辞职。一开始他的学生是他贴广告并且免费公开课招来的,同时也因为没钱,又担心老师“恃宠而骄”,他更是一个人备了几乎所有的课。

    培训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就是老师,那如何利益分配呢?在其他地方给班收入的10%和20%的收入给老师时,他就无论有多少学生,就给了超出其他机构高出一倍的工资。他制定了五分的打分制,4分起,每增加0.1分就给相应的奖金。

    002 试水江湖

    想要招生,就要有一张办学许可证,但是以俞老师自己的名义是无法从教育局拿到的。于是他找到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几位教授一起创办的东方大学,并把总收入的25%给这个学校。后来,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俞老师办到了第一张办学许可证,因为要实现和东方大学的品牌转换,新的培训机构更名“新东方”。

    因为老师工资高,教学质量好,有些培训机构的员工砍伤了新东方的员工。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俞老师决定把新东方做大就要有厉害的合伙人。于是他游走加拿大、美国拉回了徐小平和王强入伙。

    003 创业维艰

    把之前的同学拉回来,那大家就不是打工关系,是创业关系。于是这几个同学各占一摊,只要上交总收入的15%就可以了。因为形成了这种新型的合伙人关系,这种包产到户的模式就不再能使用家族成员,他解雇了自己的妈妈,而他的妈妈半年没有给他做饭;也因为决策机制谁都不听谁的,谁也不得罪谁,这就造成了效率低下,这个时候俞老师又引入了新的同学。随着合伙人的加入,新东方的业绩越做越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相对于社会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互联网、金融等。也就是这个时候因为金融方面周六日时还没有对公业务,俞老师将收的学费拎回家被不法分子盯上,险些丧命。

    004 风云变幻

    随着新东方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生事物,一个是图书出版,一个是电脑培训。公司开始出现股权结构不一,每个人都做自己那一块,以后如果分校开起来了怎么办?这个时候俞老师借着这样一个好的契机,聘请王明夫作为第三方为新东方设计未来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路径。2001年这个时候新东方才开始成立公司,进行股权分配,直到2004年变革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家达成一致想着新东方上市,同时也因为矛盾重重,俞老师让位董事长,在新东方什么职位都没有了,而且大家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005雾里看花

    因为要上市,新东方和ETS(美国教育考试中心)也就是大家在《中国合伙人》中看的样子,也是因为这个“危机”,大家又开始一致对外。也是因为新东方上市,大家觉得俞老师虽然土,但是我们不断地鞭策他就可以,这个时候俞老师又回到了新东方董事长职位。

    俞老师利用“被下台”的两年多时间看了很多管理类的书籍,重新上位后,他开始搭建三个台:舞台、平台、后台。他认为如果别人来加入你,还得体验你所体验过的所有艰难,那他为什么不去独立创业,要来跟你做呢?同时在这个章节,俞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民营企业如何通过VIE的设立在美国上市?

    006 走向国际

    俞敏洪对上市其实一直都很犹豫,因为其他公司是因为融资需要资金发展,而新东方业务平稳。最关键的是国家对他们上市态度一直不明朗,而且教育被产业化后,还能否做真正的新东方?那俞敏洪老师如何做的呢?他觉得众意不可违,不管心里有多犹豫,都必须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

    也因为要上市,新东方才开始找优秀的CFO,也是因为新东方有不做假账的最珍贵的传统,上市非常顺利,尤其是路演时,可能因为做的是英语培训,当时很多学生都留在了国外做金融,当时国外的资金都非常希望找到优秀的中国企业,俞老师做路演时底下好多人都认识他,路演超常的顺利。

    007 承前启后

    因为上市,新东方的管理层组织架构就要按照标准越来越规范,创业时能够精诚合作推动新东方发展,老股东间的情感纠葛就变成了公司发展的障碍。也是因为这次上市,如果还在董事会大家的股票要被锁定,退出后只会被锁定3个月,所以有些老股东顺利的退出了股东会,新生代开始崛起。

    新老交替,新东方的业务模式开始变革。泡泡少儿、前途出国咨询、新东方在线、大愚出版开始多链条发展,因为要规范,总部的教学管理部也被拆分为五大项目中心。

    008 瞻前顾后

    这一章主要讲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为什么10多年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如何兴起?

    新东方有很多亮点和失误,在真正做业务的时候,每天都殚精竭虑、反复思考、反复折腾、反复犯错误再纠正。最难得的是俞老师守住了三个大方向:第一,重视市场,因为市场确实存在,第二、要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要把服务品牌建立起来,让老百姓信任你的品牌。

    009 回归本质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美国有一家“浑水”公司,专门攻击上市公司。它是由一个律师团队构成的,如果找到公司的丑闻,他们就呼吁股东们告这个公司,他们从中取得15%-20%的赔偿额。因为浑水公司觉得中国的企业很少有财务不造假的,所以对于新东方的攻击也势在必得。

    虽然新东方没有造假,但是因为听到风声的股民不明就理,导致股票大幅下降。这个时候俞老师找到百度的老总、联想的老总购买新东方的股票。大家了解俞老师的为人,都纷纷解囊相助。也是因为这次股价下跌,俞老师又借用这次机会给新晋的员工发了股权。

    也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新东方文化的核心确立为:成为中国优秀的、令人尊敬的、有文化价值的教育机构。

    同时拥有北大精神:独立、自由、质疑、包容、反思、傲骨。

    010 自我剖析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章,让我们知道新东方的发展是和俞敏洪的成长息息相关的。用最客观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他的个性成全和阻碍了新东方的发展。

    首先俞老师是一个拥有自我驱动,想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更能干、更有作为的人。个人的成长也促进了团队的成长。

    其次俞老师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往前。

    最后也因为俞老师性格软弱,不愿意硬碰硬,这个时候很容易过分宽容不坚持原则;同时俞老师一直认为他的头脑相对分散和浅薄,导致新东方的业务一直都不具备系统性,也有滞后性。

    最后我想引用俞敏洪老师一句话:你的善意是可以把大部分人给暖过来的。因为在从一名大学老师再到上市公司的创始人,这个路程中他用他所谓的软弱经历了几乎所有的爱恨纠葛,也用他的坚忍坚持到的最后。

    向俞敏洪老师致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篇文章读懂《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qm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