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hat)
这个片段教会我们如何运用ABCD选择法建立正确的心态——学习型心态。
(why)
不同的思考方式为我们带来不同的判断,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具备学习者心态而非评判者心态。
(how)
A(Aware)——觉察自己的状态: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B(Breathe)——转化自己的状态:
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启用学习者心态:
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D(Decide)——作出正确判断:
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A1:
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家里有时鸡飞狗跳。比如昨晚我刚刚对孩子大吼一番,小孩下午假装在用手机做作业,但是却在玩游戏,刷QQ刷微信。我得知后大发雷霆,把孩子一顿数落,他站在一旁不作声,我就越说越生气,自己也气的够呛。
反思:评判者心态让自己陷入乱麻,而没有寻找解决方案。自己生气,孩子不愉快。我当时用学习者心态来面对这件事,结局可能会实现双赢,而不是双亏。
A2:
我的目标是:面对昨天下午孩子的玩手机而耽误学习的错误行为,用学习者的心态来重新评估和解决,今晚制定一个“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案。
(how)
晚饭后,8:00——9:00开家庭会议:
1,觉察自己的状态: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我是想证明我对他错,还是想跟他一起解决问题?我想制造冲突,还是提出好的建议?
2,转化自己的状态:
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除了责备以外,我还能做什么?我提出怎样的建议会实现双赢关系?我能够找出一个容易适应的有创意的方法吗?
3,——启用学习者心态:
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我有没有及时监管?其他小孩发生这样的事,大人都是怎样处理的?昨天玩了一下午的手机,这件事情的起因又是什么?有同学主动约他一起玩吗?小孩自己怎样看待和评价这件事情?
4,——作出正确判断:
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我决定放弃大吼大叫,而是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聊一下这件事情的起因结果;让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想法,我做一个倾听者;他玩游戏是否有什么正面动机?昨天没有及时取消的作业,他想怎样补救?把这些想法一个一个记录下来。如果我赞同,要给予肯定,如果我不赞同,只说出我的理由,而不是直接替他做一个决定,所有的决定由我们共同制定出来。制定出一个大家都开心的、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案。
按照ABCD则法启用自己的学习型心态,来重新看待小孩玩手机而耽误学习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不会以批评指责结尾,而是找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结尾。大家都开开心心,家庭和睦,母慈子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