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年的《古惑仔》系列的晚期作品中,宏兴老大说过一句话:都什么年代了,还打打杀杀(黑帮也要向钱看了啊)!
一部《星球大战》系列,拍了几十年,卢卡斯在当年拍《星4·新希望》(实际是“星战”的第一部)时,几乎连剧本都没有,而且他脑海中想体现的特效,市面上无一家工作室能给他做出来。而就这部电影而言,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这个片子能大卖。

今天和师傅聊天时,其实核心也是新旧两种思维的一种探讨,与对错无关。拥有技术或手艺没错,但推荐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就是必须创新,必须改变模式。像曾国藩当年那样的读死书,打呆仗;在如今,绝对是费力不讨好。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些问题上,今天我莫而不语的原因——观点对,路子不对,即便要这样做,也要换一种方式...

而回到《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最主要的就是让老的“死的一干二净”。天行者卢克在和女主长达几十分钟嘴皮子戏中,就是对既往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反转——一句话:我们要变啊!——从《星7·原力觉醒》,让一个在贾库拾荒,每日都填不饱肚皮的女子搭上与过去未来都没关系的、绝地武士这条线,就是为了改变。在《星7》中新共和国被瞬间炸为细粉,也是为了将来的剧情新铺垫——重生要靠打,不重生在苦里挣扎更得扯情怀,喊打喊杀!

在回到1977年的《星4·新希望》,卢卡斯干成了两件事:一.这部电影火热的上座,自己日后的几十年就为了《星战》而忙;二.一个传奇工作室-时代光魔的创立(变形金刚的机器人设定)。
一个凭空捏造的故事,到最后衍生产品的铺天盖地,游戏、玩具、文化......还有最后将没有剧本的故事,填补的丰满;就这件事而言,类似的还有《高达》、《太空堡垒》,而在营销领域,则只有钻戒和酸奶可以匹敌!

再往下说:如今连百年老店都要变了,我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有何讲不变的理由?但是如何变呢?毛爷爷讲: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你抱着碗里的,跟我说转变,我说你扯淡!

《星战前传1、2、3》和《星战正片4、5、6》说的是一件事:大环境是风雨飘摇的银河系共和国晚期,绝地大师奎刚在贾库(对,特么这里盛产绝地武士)意外发现了一个战斗潜力超2万的孩子(阿纳金-即后来的拉斯·维达尊主),这潜力唯有活了几百年的尤达大师可毗邻。尤达大师不建议培养这个孩子,奎刚执意培养,牺牲了还嘱咐自己的徒弟欧比旺代培徒孙。但是,欧比旺和阿纳金有一个通病:容易冲动和过分自信。而阿纳金反转前与公主的双胞胎-卢克和莱娅就是正传里主要的脉络——莱娅爱上了走私犯汉·索罗,生了一个男孩,这孩子也反了,成为共和国重生后的劲敌“第一秩序”的打手(反派隔辈传[呲牙]);《星战7、8》就是由他担纲反派一号的(还杀了生父汉·索罗)...
而卢克则匡扶正义,毅然挑战生父(打架,揍父亲),并利用生父(阿纳金—拉斯·维达尊主)最后的一点良知顺手灭了西斯——也因此共和国虚弱的重生了!

老实讲:《星战7、8》变革的并不好,尤其是《星8》推出后,面临后剧既煽不了情,又无大仗可打的囧地。然而,思变总有代价......
其实当年卢卡斯可能因为预算不足的原因,所谓“星球大战”皆是大背景下的地区性冲突(打小仗),从未出现几千上万的战舰在宇宙中打个天翻地覆或激战二三十分钟的剧情。这个耍机灵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并且《高达》也这么玩。编了年后,一点一点拿出来扯——都很高明,对观众而言,很有带入感!

如有读者不辞辛苦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为什么要东拉西扯、花这番心血讲这么无聊的事?其实,我是以一个借鉴案例和对《星战》的情怀,双重心思来讲一个话题——变革,做人做事,必须顺应着时代来变,求新!
《星战7、8》要将旧绝地“死”的一干二净,并且让新绝地武士与旧武士抛开关系,还借天行者卢克烧了旧圣地,还设定新绝地武士为女性,这都是痛苦的求变!值得从中看高人怎么玩,尤其是在不知如何变或迷茫时...

还是那句话:你抱着旧饭碗跟我说创新求变,扯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