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拆书帮做“杀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拆书帮做“杀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 菠萝萄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21:51 被阅读0次

    作为回炉重造的拆书家,两年前曾体验过观察家,但那时,我还没有养成每拆必复盘的习惯,所以没有记录下来,又经历了一孕傻三年,所以隐约只记得一个感受:忐忑不安。

    今年重走升级路,看到我舵会员发展壮大,三级拆书家也很多了,以为至少三级以上才做观察家。所以自认为安心拆书乖乖当个练级宝宝就好了,但是,我还是太“天真”了。拆书帮是个特别会“逼人成长的组织”,看你没动静,各种“招儿”都会使出来,也不怕你恼,只真心实意为你成长。我师父娜姐今年就两次“逼”我做观察家。

    第一次,特别突然就cue我做观察家。我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硬着头皮上场,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全程心跳加速,手都开始发抖,比被观察的拆书家还慌张。以致于完全忘记要提醒第一次拆书的伙伴录音,也忘记要向学习者介绍观察家的原则和流程,导致学习者在我点评过程中全程懵圈不知道我在干嘛。而且因为怕得罪人的心理障碍,讲话总别扭着,先好的方面铺垫了一大堆,结果说到建议时,因为心理建设准备不足,紧张导致大脑空白,有些拆书家现场的演绎细节也没有来得及仔细听,太慌张以致于对稿子的思考无法深入,所以没有底气给建议,一直看娜姐的眼色,一直弱弱的问:“娜姐这样对吗?”作为观察家的气场瞬间弱掉,用娜姐的话就是“怂掉了”。一来拆书家没有从我这里得到更有利于个人进步的建议,二来因为我不够坚定自信的表现,学习者现场的体验可能会对拆书帮的这套训练方法和RIA读书法产生质疑。当时觉得很沮丧,就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标签:我不适合做观察家,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格,担心不能给拆书家很好的建议,搞不好还砸拆书帮的牌子。

    然而娜姐没有放弃我,马上又来了第二次Push。今年学习力课程的间隙,娜姐就抓着我一顿劝导,让我有机会时多做观察家,可以从多个角度看拆书,也是多个认知和学习的角度。而且场子里有双观察家在,再怎么样也有兜底的,即使犯错了我也很安全,就像May姐说的,拆书帮是所有想成长的士兵上战场前最安全的练兵场,而每次活动的成长机会不仅是现场学习者的,拆书家的,也是观察家的,这也是拆书帮的核心理念之一:共同成长。有了娜姐苦口婆心的再次轻推,我对做观察家的消极心态终于被一扫而光,终于开始有想主动做观察家的想法。

    这次我给自己先做了心理建设:我不是来做好人的,所以不能不分情况,为了不得罪人,就轻松过过过,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也不是来做坏人的,所以不能不按照原则而苛求完美,掺杂过多个人喜好那也是不负责任的。我只是拆书家的轻推者,代表着拆书家的另一个自己,那个对自己有期待有要求的自己,去思考什么样的状态才是Ta真正需要的,代替Ta观察自己的表现并真诚而毫无保留的反馈;我同时也代表着学习者们,从现场学习体验的角度,抛砖引玉带出大家的启发和感受。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第一次主动做观察家,就做了“杀手”,还一次杀俩。娜姐问我什么感觉,我回:很不爽!因为给过的结论对观察家而言是相对轻松的,给不过的结论却是很有压力的,也会很自然的有一种对拆书家的愧疚感,而这并不是很好的情绪体验。但是,我还是会遵从原则给出应该给出的结论。因为我觉得大家花时间花精力的准备、练习和演练,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和成本,如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我给过,是没有达到更好的成长的,是对不起拆书家之前的付出的,也违背了拆书慢成长的本来要义。

    而对我自己而言,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收获与自己拆书和单纯作为学习者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因为有给出恰当观察结论的压力,会更仔细体会每一级技能点的真正含义、标准和背后的逻辑,反而比自己拆书的时候理解更深刻一些,帮助我自己走出误区,扫除盲区。

    (1)1-1中介绍拆书法和拆书帮,标准是让没有听过的人也能懂。什么叫能懂?我以前的理解是,我讲清楚了或者我自己理解了就OK。但是我现场是请了一个确实第一次接触的伙伴复述她的理解,然后再来判断拆书家是否达到了这一标准,会发现不同的讲述方式、注意力的吸引程度、甚至是语语调突出的重点都会让人的理解产生偏差。而作为拆书家,我们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所以判断标准确实得以学习者的理解为准。

    (2)我以前对FAB中F的理解是书籍本身的特征,认为作者和作者的背景不能代表书的特征。但是其实这个理解是一个误区,因为作者本身可能就是书籍最大的特征。

    (3)学习目标要设定清晰,怎么才叫清晰?我以前自己写拆书稿时去抠的细节主要是可观察/可测量的行动或行为,但是其实,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是,你要先找到片段方法在什么情况下真正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到什么程度。确定了这个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动或行为标准作为学习目标。

    其次,因为有点评的压力在,要从自身经验的角度给拆书家实用的建议,而且除了拆书的技能点,还会仔细观察讲演和引导的技巧,对于自己也是一种提升。

    (1)对于拆书的正确姿势有了更深的理解:跟学习者有一点距离感的站着讲,会非常影响吸引力的范围。

    (2)对于拆页发放的时机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取决于你对现场控场和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自信程度。

    (3)对于每一级的技能点也有了更强化的理解:因为每次都要对着技能点判断是否打钩啊,而且还要提炼出自己拆过或听过的好方法,快速总结出来给到拆书家。

    最后,因为有引导学习者发表感受的压力在,必须从观察家的角度去体会学习者的体验状态,五感会打开得更彻底,体会到之前不曾体会到的细微之处,而且会更注意抛砖引玉和自然给出负面反馈的技巧。

    (1)我发现拆书家语音语调非常温柔听起来非常舒服,如果是单纯作为学习者,我可能就会想,嗯好舒服,就完了。但是因为我需要引导大家恰当的反馈出这种美好的感受,所以我让自己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类比:冥想。听她的拆书,就像在听一种冥想,很有沉浸感,让人十分放松。果然,我一说完冥想,现场的伙伴都觉得就是这个感觉。

    (2)当感受到现场学习者有被强迫的感觉时,如果是单纯作为学习者,我可能会视而不见。但是因为如果我作为观察家都不说,可能大家笑笑都过去了,但是对于拆书家而言并不是好事情,所以我会打趣的说出这一点,现场大家也都会很自然的把反馈给拆书家,拆书家也会很自然的接受大家的反馈。

    我想,让更多拆书家成长起来,让更多观察家成长起来,同时反哺拆书帮的学习者和新手拆书家,我们这个公益的学习组织才能一直保持良性的自我更迭、螺旋上升,才能影响更多的学习者,让更多人从拆书法中受益。而这样的影响带来的价值和意义,相信每个真正认同拆书慢成长理念的伙伴们都会深深懂得。

    谢谢大家看完了我尝试观察家心路历程的碎碎念,在此与所有要开始尝试做观察家的伙伴们共勉:轻推一下自己,你会看见另一片星辰与大海。

    后记

    这次拆书结束后与贝蒂交流关于反馈的心得,我说每一次他人的反馈都是极其宝贵的。然后贝蒂就用大海这个词来形容我,因为她觉得我很包容。第一次有人这样形容我,我觉得特别奇妙,也特别喜欢,喜欢到当时就兴奋的跳起脚来。我把它当成一种赞美,也当成一种自我勉励:像大海一样接纳身边的人和事,用温柔的洋流影响岸边人与大海融为一体,而不是汹涌的海啸。

    罗赟

    光谷时光咖啡练级场

    2019.091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拆书帮做“杀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vq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