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最崇拜的一本书,叫做《十万个为什么》,其实到了最后,也只看了一点点,一本不到,还是残破的,因为那本书当时实在是太珍贵了,学校的图书馆都找不到。
为什么觉得那套书那么厉害,就是因为那个书名,十万个为什么,这岂不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世间万事万物,各种情况包罗万象,都会在其中找到答案啊。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看到这套书的全面目,只能是猜测里面的内容了。
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这其实是好事儿。
内驱力里面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叫做好奇,Curious,有些人就是对各种事情都感兴趣,都希望能够从中找出有趣的东西来,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让自己不断提升和成长。
然而,随着人越来越长大,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也在逐渐减弱,特别是工作之后,有多少人还能够对身边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呢?
因为没有好奇心,大家就不会也不愿意去问为什么,似乎那样显得自己无知,显得自己像小孩子那样幼稚,所以就会有人不懂装懂,滥竽充数的情形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为不问为什么,对于很多事就会流于表面。
比方说,对于现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很多人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做敏捷,也不知道什么是敏捷,就开始研究如何做敏捷,直接跳到了最外面一个层面,因此,很多时候就只会采用,把各种各样的实践拿过来使用,而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况。
这样一来,就难免出现为了敏捷而敏捷的情况,也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拿着一项实践,就认为是敏捷了,这难免有些玩笑了。
其实,对于敏捷来说,和传统的项目管理来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个。
首先是,敏捷以人为本,认为任何一项任务,核心在于人,如果人不改变,特别是思维上的转变,那么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一味地在事上忙活,而不会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对于变化和不确定性,敏捷是拥抱的态度,而不像之前是拒绝和抗拒的态度,所以在变化来临之前,我们会为变化做足够的准备,当变化来临的时候,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变化做出合适的响应。
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大家舍弃了根本,直接去讲细枝末节的东西,而忽略了根本的内容,这样又怎么能够真正敏捷起来呢?
最近一段时间,项目中也出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这次不是敏捷,而是微服务架构。
不考虑为什么要实施微服务架构,而只为了微服务而微服务。
当年,微服务架构的出现,其实是为了解决耦合性高以及性能的问题,那么现在项目里面是否也存在非常严重的这种问题吗?如果存在的话,有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是否一定要用微服务架构来解决呢?
或者说,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噱头,而且这个噱头很快就要过时了,只为了做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就把很多东西都搭进去,到底是否值得?
记得当年在学校的时候,一位老师总是刺激我们,说如果一个想法,从来都没有人想到过,没有人做到过,一种可能是真的是因为太前卫了,没人能够冒出这么牛的点子;另一种可能是很多人都产生过这样的点子,但验证之后发现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所以就都没有继续。
把ERP放在微服务架构上这件事儿,可能也是同样,要么真的是,各大ERP厂商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要么大家其实认为,这样做的投入产出比其实非常低,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很有可能后者的概率会非常大。
所以,还是凡事先搞清楚为什么吧,否则可能就是一顿忙活,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