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注意力不易稳定,专注时间短,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的学习,往往凭借兴趣而为之,有兴趣则全神贯注,没兴趣则心不在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经其事,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情投入,是低段教学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加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课改理念丰富了情境的内涵,提出了情境创设的新要求,因此情境教学一直是新课改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借在兄弟学校工作交流之机,观摩了小桐老师的研讨课《比尾巴》,深有感触,对“情境”有了更深的认识:情境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情境,堪称为低段语文教学的生命场。
情境导入,生命场的源头活水
“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看到了哪些动物呀?”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聊天入课,走近学生生活,如冬日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舒服温暖,一种和谐平等的生命气息袅袅婷婷飘散开来。“动物们今天也来到我们课堂啦!看看它们是谁?一边拍手,一边叫出它们的名字吧。”老师通过语言、音乐和图片展现场景,渲染气氛,引发想象。学生热情高涨,兴高采烈地欢迎动物们的到来,一时间掌声、欢呼声和音乐声交织成生命的交响曲,开启一场“比尾巴”的生命之旅,为生命场注入源头活水。
情境分析,生命场的心灵体验
“动物们是来参加一场重要的比赛,比赛的牌子都挂好了,我们来拼一拼,读一读吧!”“比尾巴”这个课题摇身一变,成了比赛的牌子,学生兴致勃勃,读得真起劲儿。“比尾巴具体有哪些项目呢?作为裁判的我们一定要先读一读。”课文中的所有问句“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瞬间都转化为比赛项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号的认识,读出上扬的语气,了解“比尾巴”的内容,“比”出趣味,“比”出兴致。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真把自己当裁判了,不仅读出疑问语气,读出比赛内容,还读出现场的激烈角逐,比赛结果也呼之欲出。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此时,老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在文本中找答案,而是让学生根据图片上动物尾巴的样子,把用表示尾巴特点的字词做成的奖牌(字卡)贴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下方,比赛结果和颁奖仪式并肩同行,一气呵成。 既加强学生观察的意识,又强化了字词的认读,一举两得。接下来的朗读设计别出心裁,不是干巴巴的读,也不是例行公务的读,而是“裁判员要核对比赛结果”,这时关于答句的朗读要读得认真,读得正确。“有一位记者叔叔也在比赛现场,他写了一篇报道,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学生看着大屏幕打出的文本,边读边演,一问一答,其乐融融。至此,全文的问句和答句在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熟读成诵。抽象的文字,在学生心灵中转化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转化成一个个的形象生动的细节,转化成一幕幕精彩激烈的场景。陶行知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学生生活中的运动比赛,被老师深度挖掘、开发、迁移,融入教学之中,形成一个课堂的生命场,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在这里充分地朗读,尽情地表演,释放经验,汲取新知,引发心灵的感知,达到情感的共鸣。
情境回归,生命场的再生延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在情境的渲染下,理解文本内容,与作者情感共鸣,然而如何使这些所得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小桐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次比赛其他动物也参加了,虽然它们没有获得奖牌,但表现同样出色。”比赛总有胜负,对于胜者,我们常常赞不绝口;对于负者,我们往往叹气惋惜,甚至讥笑嘲讽。老师的一句话,隐藏着高尚的体育风格和道德审美,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使失败,只要尽力而为也是值得肯定,值得称赞。随后,出示袋鼠和老鼠等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其尾巴的特点,仿照文本问答的形式,学以致用,把课堂习得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让情境回归生活,即使离开课堂,生命场仍在“润物无声”地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