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体制内的一些同学聊天,心里五味杂陈。我没想到毕业短短几年,思想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了。
20几岁的年龄应该是折腾,有活力,不服输的状态。但是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眼神逐渐枯萎,思想逐渐闭塞。
当然生活方式没有谁对谁错,适合自己就好,能承担选择的后果就是好样的。
其中有位同学,她跟男朋友恋爱一年半,现在就卡在谈彩礼这一关。她说男生一点也不上进,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觉得很无聊。
我问,那为什么不离开呢?
她说,我怕下一个还不如他,毕竟我也29岁了,而且他就算不上进,到手工资也比我的死工资多一些。
我说,你离不离开明年照样30岁,而且你为什么不能靠自己呢?
她说,靠自己太难了,男人又没出息,也靠不住,更难。
我当时就赶紧结束话题了,再继续聊下去,我会说出很残酷的话。凭什么,你都没有努力过还什么都想要呢?
一个十八线县城的不上进的不优秀的男生能代表的了男性群体吗?有这样的认知,我瞬间也明白了她会有这样的生活。
当你能力平平,外貌平平,家境平平,却心比天高,谁也看不上。上班摸鱼,下班躺平,刷着社交软件,羡慕别人的爱情,事业和生活,总觉得自己就该是配得这样的人生。而当前的处境,都是环境造成的,遇人不淑,老天造成的。
对不起,我要戳破这个幻想的泡沫。
对于普通人家的我们,起点本来就比别人低,如果还不努力,最后除了年龄增长,其他的什么都退化!不进则退,这是自然规律,宇宙的熵增法则。
就算侥幸得到一切,也会凭实力失去,因为德不配位。你能做的要么就是努力够得上想要的生活,要么就接受现实,接受自己平庸。
这个问题,早在25岁就想的特别清楚。我这辈子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现在到哪个程度了?这三个问题越早想清楚越好。
我只能靠自己努力,因为没有靠山。我很清楚退而求其次的生活是,回到十八线县城,按照社会时钟结婚生子,所谓的婚姻也只是为了合适。拿着4000左右的稳定工资,度过我的20几岁,30几岁,40几岁….慢慢枯萎,失去活力。
这些生活,我统统「不」想要。每个人都有说「不」的自由,但前提是你要有选择,决断的能力。
我归纳了一些,身边没有说「不」自由的人共同特点:
1.没有目标,得过且过。
2.不能延迟满足。
3.吃不了工作的苦,吃不了生活的苦。
4.用短暂的快乐代替长久的思想,学习进步。
5.比较,内耗,总关注别人的生活。
6.精神不独立,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很多人是不愿意努力的,因为一旦详尽计划,学习,实践,一开始的前几个月都像苦行僧。很多人都撑不过去,但事实就是熬过最难的那段时间,生活会给你很大的奖赏。
你反而会很快乐,是一种踏实感和掌控感,一种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
很多人会问,如何1个月,甚至1周达到目标。我很讶异。
一项技能,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年为单位的,3-5年只是起步。你想要速成,那不好意思,后面你可能要花更多的代价。现代人自以为很聪明,没人愿意放弃当下的快乐,总想着一举几得,看不上那些「傻努力」。
你欺骗的了自己,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不愿意真努力,不用怀疑,你得到的就都是「坏东西」。
曾教授讲的《易经》四个字概括了人这一生:自作自受。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结果都是自己承担后果。
曾国藩这一生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大不朽境界。得益于七次科举之痛后的“尚拙”。
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觉得高效。他不这样认为。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笨拙”看起来慢,其实后面越来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的牢,房子就盖的比别人高。
二十几岁的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想要车子,你想要旅行想要享受生活。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