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开头的二十多年里,任用一批贤能的人作宰相,自己又能虚心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君臣励精图治,国家富足,百姓生活安定,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世。可是承平日久,他骄傲自满起来,喜欢迷信,生活奢豪,懒得处理政事。尤其是宠信奸臣,对那些能干正直的大臣,不是罢官,就是流放,甚至处死。这样唐朝很快就变得乱糟糟,并且种下了大动乱的祸根。晚年的唐玄宗所重用的奸臣当中,最坏的要数李林甫、杨国忠和安䘵山这三个人。
李林甫是一个阴险、狡猾、毒辣的家伙。表面上装得十分厚道、和善,对人说话满嘴的甜言蜜语,让人觉得他是个大好人。实际上,他时时刻刻总想暗算别人,尤其要陷害那些得罪过他的人,不投靠他的人,或者才能比他高的人。因此当时人们都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真是杀人不见血啊!成语“口蜜腹剑”源自于此。
李林甫靠着迎合唐玄宗的心意,巴结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讨好玄宗最亲近的宦官高力士,取得了玄宗的信任。735年任命李林甫作了宰相。老宰相张九龄当时劝告玄宗说:“宰相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您让李林甫这样的人作宰相,只怕以后要给国家带来祸害啊!”
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做了很多坏事。结果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本来十分强盛的唐朝,从此一蹶不振,在以后的一百五六十年里,一直处在动乱之中。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把李林甫的奸恶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第二,“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第三,“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第四,“屡起大犾,诛逐贵臣,以张其势”。
晚年的唐玄宗特别贪恋女色。武惠妃死后,他就把他儿子寿王的妃子杨氏霸占过来,取名太真,封为贵妃。自此杨氏一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煊赫一时。752年,李林甫一死,玄宗立即提升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当了宰相。杨国忠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又重用杨国忠,自己沉溺在享乐之中,对国事很少过问。唐朝统治越来越腐败,终于酿成“安史之乱”的大祸。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和进行的叛乱战争。安䘵山是混血胡人。为人残暴,惯于溜须拍马,逢迎谄媚。他极力讨好杨贵妃,拜杨贵妃为母亲,荒涎至极。唐玄宗封他为平卢节度使,兼任范阳和河东节度使,一人兼三镇节度使,拥兵20万,实力强大。755年,唐玄宗又封安䘵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
史思明也是混血胡人,唐玄宗看中了他,任命为平卢兵马使(节度使副职),兼任北平太守、卢龙军使。
755年12月16日。安䘵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攻占东都洛阳,直抵潼关。接着,安䘵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立起一个割据政权。
(陪伴营2022年12月2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