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这项赛事推文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意外的,在我的预想中,它不会也不该如此长寿。
我甚至不需要观看详情,只从这个标题就知道是它,一定是它,“最美中国游记”系列文学大赛,每年换一张脸,后头却是同一伙人。
如今的文学圈,有各种各样的文学赛事,有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官方的民间的层出不穷,有偿的无偿的参差不齐,正规的擦边的鱼目混杂,也可谓是“百花齐放”了。
单从人家推出来的主题倒是很正能量,游记嘛,又是宣传祖国大好河山,没次都还能跟重大要闻挂上钩,这就妥妥的一个正规“门脸”,你看人家的招牌就知道了,“庐山杯”、“桂林杯”、“井冈山杯”、“重庆杯”、“遵义杯”、“延安杯”、“江南杯”、“港澳杯”,真真是遍地开花。
这年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不少,但无论如何这都算人家主办方组委会的本事,旁人轻易是学不来的,只不过到了奖品这里就有点看不过去:
我还是头一回看见出版基金券这么个东西,不过倒也不难猜它是个什么东西,就跟商场里派送的商品优惠券一个道理,用的时候抵现金嘛!我再一想,出书不应该是个挣钱的活吗,怎的还要用到券?懂了,这是自费出书,不用多猜,这个自费出书的出版机构多半就是主办方或者主办方所联系,关键是这玩意只有在出版的时候有用,你要想出版,就得再让他们薅一笔。
经济账先放一边,我对这些主办协办的单位比较有兴趣,乍一看过去,好家伙,都是高大上,走国际文豪路线的,但仔细搜一搜,只是一群野鸡。
我其实也好奇,这样的征文有人参加吗,或者有人参加第二回吗?仔细一看,人家的定位很精准,这就是为了衣食无忧的老宝贝们量身打造啊,怪不得人家都说夕阳红产业是黄金产业,诚不我欺。
我曾经在一个文学群里看到过,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参加了这其中某一届游记大赛(具体哪年忘了),他把自己那篇文章的链接一遍一遍丢进群里,我提醒了他一句,不要被骗钱,老人家很乐观,说他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花点钱也没什么。这就轮到我尴尬了:叫你丫多管闲事,人家是在乎钱的主吗?然后第二年,老人家果真又继续参加了新的一届,且如他一般的人绝不在少数。
我为什么会觉得他们在敛钱呢?那自然不是口说无凭,我第一次刷到这个系列的征文是2019年,那年他们的宣传口号是“井冈山杯”最美中国游记,我还没仔细斟酌过他们的真伪,就选了一篇旧作投过去,后来果然收到一封隆重的回信。
多余的话就不多说了,各位慢慢体会,就连鲁、茅文学奖,背地里如何咱不知道,至少人家明面上也不敢收钱,丫的他们一个野鸡比赛凭什么?我只是想感慨一下组委会的办事效率之高,我是四月份投稿,五月份收到这邮件,他们六月份组织颁奖大典,按照他们的说法,八月份获奖文集就出版了,这还是在收到信件的作者尚未做出回应的前提下,当然了,不像我,大部分老干部老同志一定是不吝于赞助一些会务费用并且借此过把作家瘾的。老干部们有钱有闲,闲来无事就喜欢搞一搞深沉的,有层次的,以此彰显格调,另外说不定梦里还能梦到自己的文字流传后世,自己的名字也成了一代文豪流芳百世呢。
话又说回来,主办方又并没有明着抢钱,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花钱买点荣誉,这不算什么,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基于国内这样庞大的需求群体,最美中国游记系列的国际赛事无疑还会持续长久地举办下去,而将来在祖国大地上庆祝的获奖作家群体也会愈发壮大,说不定哪天真就“闻名于国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