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的最后一天,爆了一个300亿的雷。
康美药业爆巨雷,公司对对2017年财务报表的作了重述,我简要整理了下。
(1) 应收账款少计6.4亿元;
(2) 存货少计195亿元;
(3) 在建工程少计6.3亿元;
(4) 货币资金多计299亿元;
(5)营业收入多计89亿元;
(6)营业成本多计77亿元;
(7)销售费用少计5亿元;
(8)财务费用少计2.3亿元。
(9)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多计103亿元;
(10)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少计1.4亿元;
(1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多计73亿元;
(12)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少计38亿元;
(13)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少计3.5亿元;
(14)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多计3.6亿元。
货币资金多计300亿元,其他科目动辄也是上百亿,几十亿的处理错误,看着这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眼花缭乱的操作,是不是凌乱了?
A股,再儿戏也没见过这么玩的。
财务报告是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财务报告,能作为投资的依据吗?
对该公司以后的年度报告,谁还敢相信?
对康美药业的质疑,由来已久。
2012年就有媒体质疑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问题,质疑其增长可能是靠造假,融资,再造假,再融资支撑起来的。
不过靠着靓丽的业绩,公司的市值也最高到了1500亿元,也是曾经的明星企业。
18年之前,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也是稳步增长,俨然稳健成长的白马股。
此次暴雷前,2018年已经预爆两次了。
2018年10月,因涉嫌财务造假风波,康美药业股价已经小爆雷一次。
2018年底,康美药业遭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又暴雷一次。
虽然18年暴雷两次,但3个跌停板之后即被打开。今年以来,股价还上涨了一倍。有点搞不明白的是,既然已经出现问题了,为什么很多人还不跑呢,去年爆雷后还买入的股民是怎么想的呢?
是谁在买入?
看了下公司的股东户数,18年年报有20万户,18年三季报的时候10万户。机构数量减少,散户数量增多。
这次暴雷是第三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
半年时间了暴雷三次,持有康美,简直在趟地雷阵。
这次暴雷不是黑天鹅,也不是灰犀牛,而是地雷就半漏在那里,是早爆还是晚爆的问题。
看看康美药业的几个问题。
1、大存大贷,是对康美药业质疑最多的地方。
大存大贷,就是一家公司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非常高。康美药业17年年报显示,货币资金为341亿元,同时短期借款114亿元,应付债券83亿元,一边付着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账上趴着300多亿的现金,17年的收入才264亿元,怎么想也不合常理。
现金和负债都很高,而一般来说负债不会作假,那么只能是现金的真实性大概率有问题了。
2、盈利的质量也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远低于净利润,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持续大幅增加。存货高增,但计提明显不够。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问题。
3、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大股东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已经质押,且目前价格远低于平仓线。
4、2018年12月28日,公司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立案调查。根据相关法律,公司如果违规严重,会有退市的风险。
5、分红远小于股权融资。
6、还涉及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债务违约等问题也是屡见报端。
这些问题都不是近期才暴露,这些雷可以说早就半漏在外面了。
问题这么多,不说都发现,起码发现一两个还是可以的吧。
像公司大存大贷这么明显的瑕疵,还能发现不了吗?
发现明显的问题,最好的策略就是走为上策,别和它纠缠,我等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在问题若隐若现的时候,人们都会心存一些侥幸心理。估值已经很便宜了,也许大家真的错怪这家公司了呢,如果没问题岂不是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可是做投资,就是做大概率正确的事,避免大概率错误的事,不要有侥幸心理。财务数据有问题,投资决策还有依据吗?
如果用常识想一想,公司有那么多可疑的地方,最终有问题的概率有多大,没有问题的概率有多大,还值得去博那没问题的小概率吗?
买疑点重重的公司,就像地雷阵里捡珠宝,是捡到珠宝的概率大,还是被雷炸的概率大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别的事情可能还可以,但投资肯定行不通。
今天先到这里吧。
祝大家节日快乐!
后面我会就此再写一篇文章,题目暂定《投资,不要挑战高难度》吧。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点击右下方"在看"鼓励。
福利:关注gzh:关灯吃面条 整理了中国头部券商内部各行业培训的宝典,回复"宝典"可以得到涉及39个行业的研究汇总,都是知识的精华。
网友评论